前言:
刷到过不少有关抗战时期历次大型会战的歼敌人数的帖子,这些帖子中的数字存在很大的水分,有些帖子对“歼敌”、“毙敌”、“伤亡”、“阵亡”都不加以区分,毙敌人数和敌人伤亡人数差距往往是数倍,一场百万人参加的战役,二三十万伤亡人数当中往往也就阵亡几万人。除非是一场全歼的战役,获胜方可以完整统计出战败方被击毙人数、伤员人数、被俘虏人数,其他战役获胜方也只能统计出战败方被击毙人数,然后推测出敌人伤亡人数,战胜方和战败方的其他伤亡数字大多都参杂了不少水分。
不少帖子中称武汉会战中歼敌25万人(或26万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歼敌表示对敌军有生力量的消灭,包括阵亡、伤员、俘虏等人数,而毙敌人数指击毙敌军人数,歼敌人数和毙伤俘人数这两个数字一样。
我们从武汉会战双方参战兵力对比、日军伤亡情况分析两方面综合来看一下日军在武汉会战中到底伤亡多少?
一、 武汉会战双方参战兵力对比:
武汉会战中方参战兵力:
武汉会战中方参战兵力达到空前规模,参战部队主要为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这两个战区下辖四个兵团,每一个兵团下辖数个集团军,比如薛岳第一兵团下辖第20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29军团、第37军团以及直辖第4、8、66、74军等部,这一个兵团下辖十多个军。
武汉会战前视察参战部队
武汉会战中,国军共投入120多个师参战,总兵力达到一百万人,这是历次大型会战中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会战。
武汉会战日军参战兵力:
日军在武汉会战中也投入重兵,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军在华中集结了十四个师团,其中直接投入到武汉作战的兵力共有九个师团,这部分兵力达到25万人,当然这是日军初期投入兵力,日军在会战期间还补充了5万新兵,所以日军前后投入作战的兵力达到三十万左右。这还没有算上日军空军、海军的力量,日军海军第三舰队100多艘战舰参战,日军空军几百架飞机参战。
二、 武汉会战日军伤亡情况分析:
武汉会战歼敌25.6万人是当时军令部根据各部的战报统计的数据,各部都有夸大的说法,战报可以编,但是战线不会骗人。当然在当时为了鼓舞大家的抗日热情,对外还是可以采用这种说法的,但是师以上将领很清楚不可能歼敌这么多。
武汉会战中日军行军情景
从武汉双方参战兵力对比来看,日军直接投入武汉作战的部队是三十万左右,如果真的歼敌25万人,相当于日军参战部队伤亡了八成多,这种情况下,国军就是伤亡过半也不会撤出武汉,所以武汉会战歼敌25万人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武汉会战日军伤亡到底有多少?
根据日军给出的统计数据,日军第11军在武汉会战中阵亡4500多人,负伤1.7万人,第2军阵亡2300多人,负伤7600多人,此外,还有病亡900多人,算上海军、空军的伤亡人数,日军在武汉会战中共计伤亡3.55万人。
日军给出的这个伤亡数据肯定也是缩水后的数据,日军历来喜欢夸大战果,将自身损失往小了说,比如太平洋战场上,天天胜利的战报往后方发,但是飞到后方的轰炸机越来越多,战报可以编,战线不会骗人。
第11军的阵亡人数肯定不止4500人,负伤人数也肯定不止1.7万人,我们以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为例,万家岭战役中日军主要参战部队第106师团就是第11军所属部队。
三:万家岭战役中日军伤亡情况分析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第106师团计划从德安迂回攻击国军,孤军深入的第一〇六师团没有达成迂回攻击的目标,自身也被薛岳第一兵团团包围,万家岭战役打到最后,日军不得不空投百余名一线指挥官来指挥战斗,可见日军的伤亡程度有多高。经过十多天激战,第106师团计划迂回的部队基本遭受毁灭性打击,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仅率领两三百人逃出,当然第106师团并没有被全部歼灭,因为还有不少留守部队,也有一些其他逃出的部队。
万家岭战役
第106师团战前人数分析。第106师团成军较晚,是1938年5月以第六师团留守部队组建的师团。日军从德安迂回攻击的部队共有1.5万人左右,其中第106师团有1.3万多人,第106师团还有两千多人在后方留守,还有一些部队配属给了其他部队,参加万家岭战役前,日军第106师团共计有1.6万人左右。根据日军战史数据,万家岭战役结束后,日军第106师团有1.2万人,也就是说第106师团在万家岭战役中至少阵亡了至少三千多人,这还没有考虑进去万家岭战役期间配属给第106师团的其他部队。
第106师团1.3万人参战,有三千多人被击毙。根据第106师团在万家岭战役期间的人员表,日军在万家岭战役期间减员3000多人,期间配属第106师团的部队也减员三四百人,也就是说整个万家岭战役期间,日军共计减员3300多人(当然这里的减员指阵亡人数,当时伤员还没有送出去,所以减员没有将受伤人数算进去)。根据正常阵亡人数和伤亡人数的比重,第106师团至少也有四五千人在万家岭战役中受伤。所以日军在万家岭战役中至少伤亡万余人。
武汉会战中巷战
万家岭战役结束后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第106师团在万家岭战役中遭受毁灭性打击。1938年10月17日,第106师团残部与铃木支队会合后,松浦致电铃木支队,没有让铃木支队进入万家岭战场打扫战场,可见松浦淳六郎不想让其他部队看到第106师团的惨败。万家岭战役结束后,第106师团完全失去进攻能力,原定任务取消,被撤往后方休整,可见第106师团在万家岭战役中至少伤亡一半以上。
冈村宁次以及第106师团老兵等人的回忆中也称第106师团在万家岭遭到全灭的打击,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日军习惯称谓,一支部队伤亡一半以上后称为“全灭”。
四:总结
综合来看,仅根据日军自己的战史记录,万家岭战役中日军伤亡人数应该在一万人左右,其中被击毙三四千人,第106师团参战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丧失进攻能力,所以万家岭大捷宣称歼敌万余人一点都不为过。
仅仅万家岭战役一处,日军伤亡人数就达到万余人,被击毙三四千人,而第106师团又属于第11军,武汉会战中第11军直接参战部队有5个师团,所以日军第11军不可能仅仅阵亡四五千人,受伤1.7万人。那么日军在武汉会战中伤亡3.55万的说法也不可信。
其实还有一个数据可以推测出日军的伤亡情况,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光是步兵作战部队就补充了五万多人,也就是说日军伤亡人数至少在5万人以上,5万人是伤亡人数的最低下限。
综合来看,武汉会战期间,日军伤亡人数接近十万人左右,阵亡人数的上限应该为五万人。其实我们也不可忽略一个问题,武汉会战历时四五个月,所以在会战初期的伤员痊愈后就可以归队,轻伤员一两个月便可归队,所以就会出现了重复统计的情况。
结语:
历时四五个月的武汉会战最终以撤出武汉结束,但是武汉会战采取了正确的战略防御方针,没有与日军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围绕武汉为中心,在长江两岸数百公里的纵深战线上节节抵抗,在万家岭、瑞昌等局部战场上给予日军重创,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