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华罗庚见到几个月都没破出日军密码的俞大维,惊讶的说:“你这哈佛高材生也解不出来?”

俞大维顿时有些惭愧:“这不是解不出来,这才来找你来了吗?”

看着文件上密密麻麻的密码,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顿时有些不知从何处下手。

俞大维曾经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又先后考取了哈佛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文理都攻,乃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他回国的时候,不少教授还特意写信,请求他留下。

然而这样一位天才,却被日军的一份密报难住了,这才不得不找到华罗庚,请他出面帮忙。

华罗庚也是一位天才级别的人物,可他主修的方向和俞大维完全不同,他主攻数学,20岁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推翻了之前无数人曾使用的五次方程解法。

这个发现轰动了整个数学界,可谓是少年天才。

二十多岁时,华罗庚成了清华讲师,他的名字甚至传到了外国,收到了外国的留学邀请函。

他在数学方面的造诣,近代以来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是俞大维找他帮忙的原因。

华罗庚自然明白俞大维的本事,能让俞大维都解不开的密码,肯定有难度,所以他心里也没什么把握,只好擦汗道:“我可以试试,但是不保证能解出来。”

说完,华罗庚就拿着密码本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中,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他特意对比了日军以前使用的密码,发现和现在的密码完全不同。

要想找出其中隐藏的二次暗码,远比想象的有难度。

通过各种推算,终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组数据反过来,就是莫比乌斯函数,而在函数上进行对照,就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秘密。

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华罗庚还特意推算了其他的解法,最终发现只有这一种解法可以解开密码。



此时的华罗庚终于松了口气,如同战胜的斗士一般,缓缓推门走了出去。

此时的俞大维早已经等不及了,这条情报事关战局,他肩负重担,压力巨大。

“怎么样,有头绪吗?”

“解出来了。”

华罗庚一开口,俞大维顿时激动的要跳起来了,他拍拍华罗庚的肩膀,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啊,我这个哈佛的高材生,比不过你这个数学天才啊。”

两人相视一笑,俞大维急忙将这份情报交给了上级。

当人们知道是华罗庚解开了这个密码的时候,不少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对这个数学天才更加敬佩了。

虽然在国外留学多年,还担任了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可是华罗庚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毅然决然地奔赴国家,成为了清华大学的老师。

当时中国各方面的人才奇缺,华罗庚能够回来解了我国的燃眉之急,在他的帮助下,清华很快就建立起了完整的数学体系,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

与此同时,华罗庚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数学上未解的难题,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甚至影响到了国外,日本甚至有学者特意邀请他前去,共同探讨数学问题。

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都是在华罗庚的带领下才创建出来的,他研究的典型群直接遥遥领先于世界,以致于西方的数学家都眼红不已。



他的研究也被国际当成了典范,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华罗庚,中国数学的发展还会落后几十年甚至更久,正是因为有如此伟大的人,中国才能够发展的越发壮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