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到殖民浪潮的冲击,中国与俄罗斯围绕边界领土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立约甚至战争。

沙俄通过移民拓殖,武力威胁等一系列手段,于19世纪50年代逐渐对黑龙江北岸形成了事实上的占领,并在随后的1858年趁中国陷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通过《瑷珲条约》获得了黑龙江北岸包括海参崴在内的大片土地。

而后,沙俄又在1860年借调停中国与英,法停战等机会,通过《北京条约》获取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土地。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沙俄攫取了中国东北,西北地区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苏联在继承沙俄衣钵以后,也没有放弃对中国边疆领土的窥视。他们在延续沙俄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实际控制之后,又于1921年正式推动了该地区加入苏联的进程,此后将这里称为图瓦共和国。中国自此又失去了一块土地。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俄罗斯民间以及一些政界人士都对中国在这些地方的商业活动感到担忧,害怕中国会在这里施展影响力,影响莫斯科对这些边远地区的控制。

但在近年来,海参崴,库页岛和图瓦这三个地方却纷纷对中国示好,欢迎中国与当地合作。

那么,俄罗斯背后的这些态度转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俄罗斯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1,俄罗斯的目的是什么?

海参崴就是现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可以说是俄罗斯经营远东的中心所在。



2023年,该城市突然对中国伸出橄榄枝,欢迎中国吉林省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境外出口的中转港。

消息一出,人心振动。

要知道,东北三省之中,吉林的发展条件相对黑,辽要逊一些,既没有黑龙江那样的内河水路和欧亚铁路枢纽可以运用,也不像辽宁拥有大连,旅顺这些港口。吉林虽然离日本海很近,但长期以来只能望洋兴叹,货物出口要老老实实的去走吉林,尤其是对日本,韩国的外贸,也要如此舍近求远。

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吉林商品出口的中转站之后,吉林的外贸出口环境显然会更有利。

库页岛,即如今俄罗斯萨哈林州也传来了好消息。

该州州长利马连科于2023年7月访问了中国山东省,发言呼吁中国企业去库页岛投资。利马连科大谈萨哈林州的富饶,称这里的渔业资源,森林,天然气,石油,煤炭能源都很丰富,还适合种地,他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投资萨哈林州。

这其中,利马连科重点提及了“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能源项目。



这两个项目自1996年启动以后陆续向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企业提交过合作投资的意向,眼看就要完工成为俄远东地区重要的能源输出中心,为俄罗斯创汇。但在2022年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制裁,再加上俄罗斯宣布日本,美国等为“不友好国家”,停止与这两国的合作,这两个项目的油气产量大减。

承担当地主要油气开发投资和运作的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也不得不减持退出。

而这直接影响到了萨哈林州的经济,毕竟,油气开采是该州最主要的经济支柱。萨哈林州当然希望中国能够接盘美,日企业与之合作,稳住这里的油气开发。

为了吸引投资,利马连科还承诺允许中国在岛上修建港口,让能源和其它资源更方便的进入中国和其它地区。



看到海参崴和库页岛在向中国示好,图瓦也不甘落后。

图瓦总统霍瓦雷格于利马连科访华的同月,也带团造访了中国。他表示,图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开发,还有很多牛羊畜产品可以出口,希望中国多来投资,多来买点牛羊畜产。

霍瓦雷格还说,他希望把俄罗斯正在建设的M12号高速公路延长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样就可以让中俄蒙三国边境交通大大改善,利于当地经济增长。

毕竟,图瓦是一个多山地带,气候又很恶劣,说是苦寒之地都不为过。这里的交通条件在全俄185个联邦主体中堪称最落后的一档,至今没有通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图瓦人做梦都想要一条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改善交通。



但别说图瓦这种边陲偏地,全俄境内的高速公路里程都只有1.05万公里,且大多集中在欧洲部分。唯一涉及到亚洲部分的高速公路只有从莫斯科到秋明的M12,其终点秋明距离图瓦还有1800多公里。中间还要经历很多山区和冻土层,施工难度和投资要求都非同一般。

以俄罗斯联邦的能力,想修一条到图瓦的高速公路都很难,更何况其它地方也要争取机会和拨款。在俄罗斯把主要精力用于乌东战事之后,俄罗斯更不可能在远东地区投钱修公路了。

这种情况下,图瓦便想到了财大气粗的中国。

从以上这三个地方的举动不难看出,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地方政府向中国示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俄联邦难以为当地提供足够的基建,经济项目开发支持,当地政府便更多的想用政策吸引中国政府和企业对其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这才是俄罗斯地方各州,共和国向中国示好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在如今俄罗斯承受了西方国家经济制裁,难以再从西方世界吸引投资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而在看到图瓦,萨哈林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三地纷纷向中国示好,一些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中俄在边境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中国应该抓住机会,扩大在这里的投资。

那么,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2,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对于俄远东地区对中国的示好,本质上是希望中国加大对当地的投资,改善当地的经济。俄罗斯官员首先考虑的,显然是自家利益,而不是中国能从中获得的好处,更不可能希望以此让中国达到什么“收回土地”的目的。

对于这个情况,中国政府,以及企业的应对方法,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赚钱能获利的,该投就投,不能获利的,就没必要砸钱投资。

比如,在库页岛修建港口和接盘埃克森美孚开发油气项目的事情上,中方就可以接手试试。毕竟,油气出口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关系到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如今俄罗斯油气出口受到制裁,出口量大减,有利于买方市场。

而中国是典型的油气消费大国,需要海量的能源进口,开发库页岛的油气项目,有利于中国拓宽油气进口渠道,还可以借机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俄油俄气。



在海参崴开放港口一事上,中国企业有需要的,也可以从这里过境,减少物流成本。

但对于投资图瓦的基建,则应该持慎重态度。毕竟,图瓦实在是太偏远了,地理条件也过于恶劣。图瓦的矿产资源的确很丰富,但开采矿产前期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后期把矿产运回后方也需要有配套的道路,而图瓦显然没有这个条件。其开出来的矿产品一旦考虑到前期成本和运输成本,价格实际上还不如中国从澳大利亚,巴西,非洲海运的同类产品。

而图瓦的牛羊畜产品也是这个道理,中国的内蒙,新疆牧区畜产离国内市场更近,尚且都因为物流成本和养殖成本高而难以在近年来获得竞争优势。更何况是更偏远的图瓦。中国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牛羊肉,实际上还是海运而来的拉美产品。

而图瓦的高速公路投资,显然要花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周期也很漫长,能不能回本很难说,盲目去投资,很可能会赔。毕



至于在俄远东和中国东北边境建立更广阔自贸区的想法,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远东地区在俄罗斯已经属于边缘地带,人口凋敝,市场规模小,消费能力有限,毕竟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中心均在欧洲部分。

而中国的东北地区虽然人口和经济规模大于俄远东地区,但实际上新世纪以来也逐渐变成了中国的边缘地带。

东北三省在人口净流出,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实际上也有不小的困难。中国的经济重心,毫无疑问是东部沿海和内地各大新一线城市。



指望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两个各自国家的边陲,经济乏力地带报团取暖,搞“大自贸区”变成新的经济高地,是不现实的。

眼下,中国更需要借助俄乌大战中,俄罗斯大量资源都倾斜到乌克兰前线的机会,加强对俄核心地带,也就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这些地方的合作,在俄罗斯的中心腹地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才是更有利可图的选择。

参考资料:

1,2023.5.16-金羊网-俄罗斯海参崴港成中国“出海口”?官方回应

2,2023.7.16-闪电新闻-俄罗斯萨哈林州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期待与中国加强更多领域合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