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戏剧的春天即将绽放。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各大剧院纷纷花式官宣了年度大戏,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2025年为我们带来了多部精彩纷呈的引进戏剧,《悲惨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日落大道》等多部引进佳作都将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这些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此外,引进的戏剧作品还将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为观众呈现世界戏剧的多元化风貌。随着引进戏剧的增多,观众将有机会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魅力,丰富观众的审美视野。
准备好迎接2025年的戏剧盛宴了吗?一起开启戏剧的奇幻之旅吧!
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01年,作家扬·马特尔创作了短篇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书中描写了一个印度男孩和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起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的神奇故事,小说获得了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
10年过去,小说被搬上了大银幕,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2012年11月在国内上映,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在内的四项大奖。
依赖CG动画,李安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做出了无比真实细腻的动物形象和无比恢宏的虚拟场景。面对如此珠玉在前,戏剧舞台能延续这个传奇吗?
真的可以,但需要再等10年。
2022年原版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了,并一举在第46届奥利弗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舞美设计”的五大奖项——最佳灯光设计、最佳新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这些戏剧人返璞归真地回到舞台,用看似更为受限但也非常硬核的手法呈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确有一种点石成金的浪漫。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由马克斯·韦伯斯特(Max Webster)执导,洛丽塔·查克莱巴蒂(Lolita Chakrabarti)改编。打造过《战马》的芬恩·考德威尔(Finn Caldwell)与尼克·巴恩斯(Nick Barnes)创造了巨型木偶,舞美设计提姆·海特利(Tim Hatley)则巧妙使用演员自身、舞台转盘与多功能木制布景相配合的传统戏剧舞台技术,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跟随一场冒险。
此前,话剧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虽未来到国内巡演,但许多城市的剧场放映过高清现场影像,令我们得以一窥这部“奇幻”的舞台艺术。
但2025年,他们真的来了。
官宣定档巡演站
佛山大剧院先享场
4月19日(周六)14:30 19:30
4月20日(周日)19:30
近期开票
演圳滨海艺术中心
5月1日-2日 20:00
5月3日-4日 15:00 20:00
已开票
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的普希金留下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成为俄语文学繁衍生长的不竭源流。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空虚与苦闷,回到乡下邂逅了天真纯洁的少女塔季扬娜,却又冷淡拒绝了她的深情,直到多年后两人重逢时已是时过境迁,奥涅金才茫然若失。故事的伟大之处在于塑造了奥涅金这种既不满于现状、又无从改变的时代零余人形象,也在于塑造了永恒的真挚的塔季扬娜,引领“俄罗斯之魂”飞升。
由瓦赫坦戈夫剧院演出的话剧版《叶甫盖尼·奥涅金》,2013年2月13日首演于莫斯科,已经获得众多奖项:“俄罗斯戏剧家协会最佳剧目奖”“金面具奖”、意大利“斯帕莱多戏剧节” 特别奖…… 受邀赴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地巡演。
这部戏的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曾获得过俄联邦国家奖、立陶宛国家奖、友谊奖章。他善于通过充满诗意与想象,深刻呈现俄罗斯精神生活内涵的舞台杰作。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在舞台场景和故事发展线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多方位立体化呈现出一场震撼的史诗级爱情故事,给观众留下巨大的感受空间。
图米纳斯这版《叶甫盖尼·奥涅金》沿用原著语言,将诗意与浪漫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古典乐、芭蕾元素的融入,民族气质与戏剧想象力得到充分结合,普希金的诗体美学重生为舞台上的宏大交响诗。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全球各地的巡演都收获了同样的震颤与感动,《纽约时报》盛赞其为“一部苦闷失落与天真热情交织的戏剧,具有尤难忘怀的无言时刻”。在呈现黯淡现实的同时,里马斯·图米纳斯又在如真似幻的舞台上点亮了希望之火。在人性光辉的回归之路上,《叶甫盖尼·奥涅金》留下了足以抵御虚空和无常的永恒瞬间。
在舞美及道具的设计上,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与舞美设计阿多马斯·亚佐夫斯基斯一起,独具匠心地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原著中并未提及的诗意意象,如漫天飞舞的大雪、高升天际的秋千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道具,在落幕之后长久地留在观众的记忆之中。
官宣定档巡演站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8月抵深
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
改编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由阿兰·鲍伯利( Alain Boublil)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创作,卡梅隆·麦金托什(CameronMackin- tosh)制作出品的英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于1985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即获得观众口碑和演出票房的双重爆发。两年后,该剧登上纽约百老汇的舞台,斩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八项托尼奖,进一步开始了其风靡世界的历程。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成功也来自对原著主题的高度提炼和情感升华,在破碎的梦想、得不到回应的爱、热情、牺牲和赎罪等一连串的描写之间,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广阔而典型的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画卷,奏响了融个人故事、社会变革、历史议题、哲学思考于一身的恢宏的时代交响,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
广为传颂的还有该剧中的经典名段,如《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形单影只》(On My Own)、《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与《日复一日》(One Day More)等,这些音乐剧“教科书式”的存在,加上其震撼磅礴而又直抵人心的现场演绎,使得《悲惨世界》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剧之一。
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是为庆祝音乐剧《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迈入创纪录的第40周年特别制作,已于2024年9月从英国开启全球巡演。这一版本进行了全新的舞美设计与拓展,专为大型场馆打造,巡演班底仅演员和乐队编制就超过65人,共同呈现一场宏大壮观的视听盛宴。
2025年11月起,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世界巡演上海站演出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出品,大麦Mailive、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当然有戏”主办。此次演出将是英文原版《悲惨世界》阔别上海23年之久后,首次回归,也是此次全球巡演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
官宣定档巡演站
上海大剧院(仅此一站)
11月4日-12月28日
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
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由剧作家迈克尔·昆策与作曲家西尔维斯特·里维共同创作,集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剧情,动人的表演和出色的舞台设计于一身,演出足迹遍布14个国家,被翻译成10种不同语言上演,创下了票房的历史纪录,被誉为迄今最成功的德语音乐剧之一。该剧讲述了奥地利与匈牙利皇后伊丽莎白充满戏剧性又令人感慨的传奇人生,以戏剧性的方式再现了伊丽莎白一生中的关键时刻:从向往做梦、写诗、迎风骑马的少女,到与弗兰茨皇帝一见钟情步入婚姻成为皇后的转变,到1898年被刺身亡。
剧情围绕她的婚姻、宫廷生活、个人追求以及与死神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展开,着重呈现了伊丽莎白从无忧无虑的公主成长为独立自主的皇后,再到最终遭遇悲剧的复杂心路历程。音乐剧通过多层次的叙事,揭示了她在皇室生活中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她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追求。内心的孤独、自我的成长、责任的枷锁、女性的觉醒等多重主题在剧中交织,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伊丽莎白的故事里找到共鸣。
剧中的歌曲通过丰富的角色和深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伊丽莎白内心的矛盾和复杂,优美的旋律与剧情紧密相连,一次次将剧情推向高潮。伊丽莎白既是一个追求自由与自我实现的现代女性,又是一个被皇室礼教束缚的悲剧人物。她与丈夫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婚姻,她与儿子鲁道夫王子的关系,以及她与死神之间神秘而纠葛的关系,都为这部剧增添了深度和戏剧性。
自1992年首演以来,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已在全球吸引了1200万观众,演出场次超过9000场。2024年,这部德语音乐剧巅峰之作以音乐剧版音乐会的形式首度登陆广州,大获好评。2025年,它再次来华,这次是原版音乐剧了。
官宣定档巡演站
深圳保利剧院
法语音乐剧《都市莫里哀》
当下法语音乐剧的“新晋顶流”,法语音乐剧《莫里哀》(Molière)是一部以法国喜剧之父莫里哀的生平为蓝本创作的都市歌剧。这部音乐剧由著名作曲家Dove Attia(德芙)创作,他此前曾创作过《摇滚莫扎特》和《太阳王(路易十四)》等作品。音乐剧于2023年在巴黎体育宫首演,引起轰动。
《莫里哀》通过音乐和戏剧的形式,讲述了莫里哀从放弃家族产业、创立剧团到成为自由作家的传奇人生。剧中不仅展现了莫里哀作为喜剧大师的才华,还深入描绘了他作为悲剧人物的复杂性格。
音乐剧结合了歌剧、说唱和城市音乐元素,将莫里哀的生平融入轻松、戏剧性和浪漫的氛围中。这种创新形式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法式诗意的韵律,还通过现代音乐风格重新诠释了莫里哀的故事。
《莫里哀》的音乐风格多元且富有层次感,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歌曲形式多样,包括经典法语歌曲、说唱以及群像歌曲等。全剧共有52首原创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莫里哀的情感世界,还通过音乐表现了他与剧团成员、家庭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中的一些经典曲目如《Regardez-moi》(看看我)和《Tu finis par tomber》(你终将堕落)都广受好评,甚至推出了专辑供观众提前欣赏。
自首演以来,《莫里哀》受到了广泛好评。观众不仅被其创新的音乐风格吸引,还被剧中对莫里哀复杂性格的深刻刻画所打动。例如,在最后一幕中,莫里哀病重时的经典场景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莫里哀》是一部将历史人物与现代音乐风格完美结合的都市歌剧,它不仅展现了莫里哀作为喜剧大师的辉煌成就,也深刻揭示了他的悲剧人生。
官宣定档巡演站
深圳保利剧院
厦门闽南大戏院
南京保利大剧院
(日程待宣)
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
1995年,马修·伯恩的《天鹅湖》于伦敦萨德勒威尔斯剧院横空问世,颠覆性地以男性舞者演绎天鹅角色,故事改以王子情感成长为主线,将力与美、爱与死以梦幻而极富冲击力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在风气尚保守的20世纪末,这无疑在舞蹈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该版《天鹅湖》故事基于俄罗斯浪漫经典芭蕾《天鹅湖》改编而成,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和情节梗概。马修·伯恩版本的改编最为知名之处在于将传统的女性天鹅角色改由男性舞者演绎,因此业内人士也常简称它为“男版天鹅湖”。
该版《天鹅湖》是英国著名编舞、导演马修·伯恩爵士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现代芭蕾舞界里程碑式的作品,问世二十多年来,其对芭蕾产业、现场演出、流行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同时它也是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芭蕾舞剧,曾在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和中国演出,并曾在2013年推出过3D电影版。
马修·伯恩对柴可夫斯基这一备受喜爱的故事强有力的演绎,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充满激情的当代《天鹅湖》,并以此获得了30多个国际戏剧奖项,其中包括奥利弗奖“最佳新舞蹈制作”和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编舞”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个奖项。
2019年,英国奥利弗奖颁奖典礼上,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亲自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给马修·伯恩,以表彰其在英国舞蹈界的非凡成就,同时《天鹅湖》也压轴登场。
2019年,该剧首次登陆广州,惊艳全场。盼了5年,2025年它将再次登陆广州,男版《天鹅湖》终于回来了!
官宣定档巡演站
广州大剧院
英文原版音乐剧《日落大道》
《日落大道》编织了一部围绕昔日辉煌与未竟雄心的瑰丽故事。因“絮絮叨叨”的有声电影出现而遭到好莱坞抛弃,传奇默片明星诺玛·德斯蒙德日夜渴望重返大银幕,备受煎熬。在意想不到的机缘巧合之下,她遇见了深陷困境的好莱坞剧本作家乔·吉利斯,聘请他撰写“复出大片”的剧本,随后的情意迸发和剧变关系最终导致了一场无法预见的悲剧。
诺玛·德斯蒙德是音乐剧史上最出众的角色之一,只有当世传奇才有资格出演。莎拉·布莱曼作为广为人知的艺术大师,是首位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饰演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主角Christine的艺人。自此以后,她便成为全球最畅销女高音,登顶各大榜单。
此次演出距离她首次出演戏剧已将近三十年,具有空前的历史意义。
此次全新制作主打华丽舞台和服装,唤起人们对炫彩夺目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记忆。《With One Look》《The Perfect Year》以及脍炙人口的《As If We Never Said Goodbye》等金曲将悉数奏响,缔造令人动容的热切氛围。
莎拉·布莱曼在剧中演唱了多首经典曲目,包括《If We Never Said Goodbye》(如果从未说再见),该曲目在她的演唱中展现了她独特的嗓音魅力。莎拉·布莱曼的演出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莎拉·布莱曼的参与不仅为这部经典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观众再次感受到她作为音乐剧演员的非凡才华和艺术魅力。
官宣定档巡演站
深圳保利大剧院
5月14日-25日
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日程待宣)
音乐剧《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音乐剧《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小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故事的主题包括:勇气、梦想和自我成长。
故事讲述小男孩查理偶然找到一张通往奇幻的旺卡巧克力工厂的黄金门票。查理和其他四个幸运的孩子共同参观这个神秘又充满魔幻的工厂。威利·旺卡正是这个工厂的主人,这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巧克力和糖果制造过程。随着旅途的深入,其他孩子由于自己的缺点(贪婪、虚伪、宠溺、暴力)一一遭遇不测,最终只有善良、真诚的查理坚持到了最后。
该小说自1964年出版以来,成为全球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并被改编为电影、舞台剧等多种形式。
音乐剧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情节,同时融入了音乐和舞蹈元素。故事围绕查理·巴克特与其他四位幸运儿进入巧克力工厂展开,通过一系列奇幻场景揭示了善良、勇气和想象力的重要性。该剧以其独特的舞台设计和视觉效果著称。例如,伦敦版通过精美的舞美设计展现了“想象力无限制”的精神。百老汇版则进一步提升了特效和舞台表现力,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巧克力工厂的奇妙世界中。
该剧音乐由Marc Shaiman和Scott Wittman创作,融合了经典歌曲如《Candy Man》《I've Got a Golden Ticket》以及新创作的原创歌曲。这些音乐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张力,还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音乐剧《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不仅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取得成功,多个地区如澳大利亚、挪威、法国等也正在巡演,2025年将与中国观众见面,这是一部集文学、音乐与舞台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佳作。
官宣定档巡演站
深圳保利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日程待宣)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图:主办方提供、官方网站
*图片为往期剧照,实际演出阵容以官方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