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聚·贰》音乐剧明星演唱会的终曲,莱明·卡莱姆罗和他的朋友们唱起了电影《马戏之王》的插曲《从今以后》:“当我停下脚步,看到你在这里”“从今以后,我们要重返家园”……歌词深情且应景,与其说这是选曲的用心良苦,倒不如说,这歌声恰如其分地表达着卡莱姆罗、萨曼莎·巴克斯、厄尔·卡朋特、娜塔莉·帕里斯、哈德利·弗雷泽、霍利·安赫尔这群西区和百老汇音乐剧明星的真实感受。从一年前的《重聚》到此刻的《重聚·贰》,不仅上海观众一再体会着“在家门口听顶流音乐剧明星演唱会”,这群在英国都很难聚齐的业内顶尖演员,以及更多的音乐剧艺术家们,正在把上海当作他们的“主场”。
立春这天,中国的春节长假尚未结束,参与《重聚·贰》演唱会的演员和乐手们从伦敦飞抵上海,一刻不歇地在上海大剧院的排练厅投入彩排。2月6日至9日,《重聚·贰》在上海大剧院连演六场,开启在中国长达3周的巡演。这场音乐会的歌单涵盖29部音乐剧的43首曲子,其中,有音乐剧迷们熟悉的“《悲惨世界》组曲”“韦伯组曲”,这些传唱多年的经典点燃现场观众,引发台上台下相呼应的大合唱;也有桑德海姆的“小众经典”,如选自《伙伴们》的《活着》,《欢乐岁月》的《老朋友们》;还有音乐剧“老饕”们心仪的冷门有趣的曲目,包括《妙女郎》的《此刻的你是谁》,《女招待》的《坏主意》等;更有前一年在伦敦西区热演的新剧目选曲,从《风月俏佳人》的《罗迪欧大道》到《冰雪奇缘》组曲。这张歌单覆盖了音乐剧的大众和“高冷”,经典和流行,以至于中国观众热情地形容《重聚·贰》为“音乐剧的‘春晚’”。
对上海观众以及更多为了“追星”特地赶赴上海的中国音乐剧观众而言,《重聚·贰》让他们产生了“和伦敦西区零时差”的感受。对于时隔一年再度站在上海大剧院舞台上的莱明·卡莱姆罗以及他的朋友们而言,以“重聚”为名的演出改变了他们和上海观众以及上海整座城市的距离。一年前,《重聚》在上海大剧院唱响时,卡莱姆罗颇为深情地说:“这里有很多观众因为《剧院魅影》和《悲惨世界》认识了我和厄尔,他们没法飞到伦敦看我们的现场,那么就由我们到上海来见观众吧。”当时,来过上海四次的卡朋特补充道:“我们来了,演出票售罄,演出结束,我们赚到可观的票房——不,这不是《重聚》音乐会的目的。我们知道上海有很好的音乐剧演出氛围,有一大群挑剔又优秀的音乐剧观众,我们渴望成为这个特殊社群的一部分。”《重聚》上演2.0版,卡莱姆罗集齐前一年的原班人马,制作层面升级,在伦敦西区招募音乐总监、指挥和乐手。伦敦建组,上海彩排,尽管两个城市隔着12小时航程的距离,演出的全部流程横跨两座城市,无缝对接,不仅把西区班底“平移”到上海,更是把上海当作和伦敦一样的“主场”。
卡朋特憧憬的“成为上海音乐剧社群的一部分”,在《重聚·贰》的演出现场实现了。自6日晚的首演场,《重聚·贰》的每一场演出里动人的不仅是6位艺术家的唱功,还有现场观演双方之间热络亲近的氛围。卡莱姆罗说,“重聚”起初是他和同行好友的难得聚合,之后有了更重要的意义,这是他们和中国观众共度的“此时此刻”。卡朋特在台上说着“接下来要出场的这位女士,她在2024年让伦敦‘颤栗’……”瞬间台下观众高呼“萨曼莎!”现场太多的剧迷知道这说的是在伦敦演出的《冰雪奇缘》及其女主角萨曼莎·巴克斯。萨曼莎走到台前,她开玩笑说:“制作人叫我在台上不要太多话,只要唱歌就行,可是看到这里的热情观众,我忍不住想和你们分享我的经历——我去年生孩子啦!”那一刻,台上的演员之间有相识多年的情分,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之间也分享着惺惺相惜的情谊。哈德利·弗雷泽因在《剧院魅影》中演过“子爵”的角色,被剧迷们视为“白月光”,他在前一年里努力地学了些中文,在《重聚·贰》的现场,他凭着有限的几个中文单词,以中英双语和观众们一边唠嗑,一边教唱:“这句很简单的,我唱,你们跟。”“接着,这句歌词的旋律不变,我们换个八度。”“下面要上难度了,加入一些装饰音。”“哇,你们很厉害,比昨天的观众唱得好!”在这些时刻,不仅上海观众觉得在家门口看到了西区的精彩现场,对于演员们而言,他们同样觉得在上海的演出现场和西区没有区别。
2024年1月至10月的中国音乐剧演出票房中,上海占据56%。上海有活跃的音乐剧迷社群,从全国各地赶来“追星”的观众们会在剧院附近的咖啡馆和钟爱的演员们“偶遇”,不同语种的艺术家们往往在上海会共同地诧异于上海观众能在场内与他们合唱,以及在散场通道收到用英语、法语、德语写给他们的“小作文”,要说这里“有最好的观众”,并不是一句恭维的场面话,而是真实热切的音乐剧文化氛围。正因为这样,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剧演员们“把他乡当家乡”,视上海为他们演艺事业的主场,这也让上海这座川流不息的演艺码头拥有了别样的底蕴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