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施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在行政检查中推行“检查码”,即“检查必亮码”。据统计,自实施以来,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现场检查频次较2024年同期下降45%,企业减负效果明显。
实施“检查码”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须提前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申请“检查码”。到达企业后,执法人员除了亮执法证之外,还要出示“检查码”。企业可以通过“随申办”移动端扫描“检查码”核验检查任务内容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并在检查结束后查看检查结果,开展检查评议,共同推进“无码不检查”制度的落实。这一流程确保了检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做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
与此同时,区市场监管局还发挥“检查码”统筹作用,持续推动整合检查、列清单、非现场检查等举措,有效减少检查频次;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及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以餐饮行业为例,监管部门对餐饮单位实施一体化综合监管,探索跨部门涉企检查“检查码”使用方式,加强“食安+特种+消防+市容”检查事项协同。
餐饮一体化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风险+信用”原则,建立了“无事不扰”事项清单、“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和“无感监管”企业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电梯”等智慧监管系统的应用,优先采用定期视频抽查、线上线下联动等非现场检查方式。多措并举,既守牢了安全防线,又提升了监管质效。
电梯智慧监管
规范涉企检查是对企业的尊重与呵护。减少检查频次,能够让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研发销售等核心业务中,无需担忧执法部门的突然到访。提升检查透明度,则可以让企业知晓检查的依据、内容、要求及程序,拥有查询结果和评价检查的权利,提高企业对执法检查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2024年年底,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四减少四提高”工作目标,成立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专班,率先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部署会。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细化检查事项和标准,实现“一次入企、全面检查”,把检查总量减下来,把检查效能提上来,让检查感受好起来,做到“降量、提质、不扰企”,以实际行动让企业更好地专注经营发展。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市场监管局
撰稿:毛奕云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