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校”,愚园路第一小学少先队以推动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打造“15分钟少先队社区幸福活动圈”为抓手,努力营造“幸福资源外圈”“幸福课程中圈”“幸福成长内圈”,助力队员幸福成长。
提升幸福素养,营造幸福成长圈
在愚一小学,少先队幸福教育是队员们从学会体验幸福到尝试创造幸福,从而积极传播(分享)幸福的实践过程。因此,学校少先队活动把形成队员内在稳定的思想品质和各种能力作为核心,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发挥队员的主动性和潜能,提升队员的幸福体验,满足队员的需要,使队员全面发展。
2022年,队员们群策群力,举办“穿越百年,相约十岁”重温少先队铭言主题活动,并以“城市定向”的形式开展,携手共建单位和学校党团员教师以及队员家长,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校园,建设幸福红色教育阵地。
作为生活学习在愚园路上的“小囡”,讲述愚园路上的红色历史故事是队员们的独特经历。愚一小学少先队延续传统,策划制作了《小小讲解员带你走进愚园路》系列微纪录片。其中,《黑夜里的那盏明灯》微纪录片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愚园路亨昌里创立“布尔塞维克编辑部”的故事。“愚园路小讲解员”所在的江苏路街道红色印记宣讲团,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创活幸福模式,形成幸福课程圈
校园内外,愚一学子不仅是宣传红色历史的“讲解员”,还是学习、弘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小神农”。2022年2月,学校少工委牵头引领社区少工委联建共育,在和江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下,“走进中医药”少先队特色活动课程正式启动。
课程利用学校课后服务及延时托管服务时间,以中医药“望、闻、问、切”四诊为少先队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打造幸福体验类、幸福社团类、幸福拓展类、幸福融合类等体验式课程形式。学校少工委借力社团活动,带领部分队员先学先探究,再逐步形成“由点至面”新格局,各中队利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轮流赴校外共建基地开展“走进中医药”系列实践活动,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学校少工委还以红领巾奖章争章为载体,推动争章活动与“走进中医药”少先队课程的实践体验、社团活动、学科渗透相结合。校内,学校少先队设立与中医药有关的“小神农章”等红领巾奖章,为队员提供自主争章菜单。校外,学校少工委积极争取街道、社区支持,创建各级各类的校外“小神农”红领巾争章基地,让队员在校内外的激励评价中感知“走进中医药”课程的过程体验,收获幸福动力。
整合幸福资源,打造幸福活动圈
愚一小学所在的江苏路街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学校与街道长期的合作共建过程中,形成了以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钱学森旧居、愚园路名人墙等为核心的校外少先队红色教育活动基地。
在积极的资源挖掘下,辖区内的中国科学 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弘基创邑有限公司、长宁区民防教育基地、江苏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一批科研、创意、教育、医疗基地也都成为了愚一小学的合作伙伴。 这些基地除了提供活动场地,还将专业软件资源与学校进行对接,共同助力队员的幸福成长。
例如,队员小傅运用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习到的“压电发热”技术,设计了愚园路“压电发热休闲长椅”,为市民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队员通过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以系统的学习方式,收获本领和幸福。愚一小学表示,学校少先队将继续依托少先队组织特性满足队员实践需求,为队员营造幸福时间;激活学校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为队员打造幸福空间;构建全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活动载体,为队员创造幸福形式。
图片来源于愚一小学
撰稿:何郁柠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