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传统村落保护推广大使海霞,邀您走进北京与甘肃传统村落,观旗幡飘扬迎春光,赏池哥傩舞祈瑞祥。门头沟千军台村,曾是京西古道上的繁华驿站,如今依旧延续着近500年的古幡盛会。文县草河坝村则用千年传承的“池哥昼”舞迎接春天,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古老文化的尊重。
王平口关城至大寒岭关城有一条京西古道的“过山总路”。历史上,这条古道是京城往河北北部、山西、内蒙的重要道路,可谓“一径可通”。千军台、庄户村和板桥村是古道上重要的村庄。
其中,千军台庄户幡会远近闻名。传承至今,在北京甚至全国也属于罕见的明清礼仪文化遗产,无疑是门头沟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门头沟区大台地区千军台村、庄户村的幅会。每年正月十五在千军台村、正月十六在庄户村举办。至今,幡会流传了近五百年。幅会充满了明清古代遗风,成为京西独特的民间风俗画卷。举办的一年一度幡会比春节还要热闹,在外工作的许多游子专门请假回来参与幡会各会档活动。
近年,幡会作为门头沟区传统文化活动的一张名片,名气越来越大,无论是附近的居民还是城区市民,前来参加盛会的观众越来越多。京西幡会源于明代,原名叫“天仙会”,受皇帝敕封后称“天人吉祥圣会”,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幡会有三面大旗,十六幢大幡和一面地名标志幡;有号佛会、地秧歌、音乐班、吵子班、锅子大鼓会、狮子会、小车会、娘娘驾等十四个会档,包含旗纛、鼓舞、歌曲、音乐、吟诵等祭祀文化形式。
根据典籍记载,从明中期到清末几百年间,幡旗之队列,乐曲之演奏最为繁盛。一是幡、二是乐,既有旌旗招展,又有乐曲相伴,还有歌舞升平,可谓声情并茂,场面庄严肃穆,情景交融,盛况空前。幅会观众鼎沸古幡会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儒、释、道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文化地域化的结果,也是区域社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活的化石”。
来源:央视频,北京门头沟,网友投稿(刘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