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清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显示价值上千元的年货被遗弃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垃圾桶内。2月6日,有网友在贵州龙里高速服务区的垃圾桶内发现了排骨、腊肉、蔬菜等年货。随后,经多家媒体调查,证实此事发生在贵州湄潭县的道安高速洗马停车区。

据疑似当事人海舟(化名)透露,由于路途遥远且交通拥堵,肉类等食品出现了变质的风险,不得不将其丢弃。海舟表示已经收好了耐存放的食物,并将易腐烂的部分留给了环卫工人。她还表示感谢父母的心意,并承诺每月会给家里寄钱。



看了这个新闻,我内心感觉堵得慌。

一方面,我理解当事人因路途遥远担心食物变质的心情,但是对其将食物扔在服务区垃圾箱内的做法不能苟同。因为扔进圾桶箱内的东西很可能被当作垃圾处理掉,只因此次食物量太大且包装完好,所以被人捡出来,并使事件曝光。

当事人若事先就有将食物送人以免浪费之意,完全可以直接交到环卫工手中,或者放置在干净处委托值班人员转交给环卫工,这才体现出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父母一片心意的尊重。

现在父母准备的一大堆好端端的食物这么随意地扔掉,如果真被当作垃圾处理环节,那冥冥中真的会寒了父母一片心!

另一方面,父母偷偷地或硬将年货塞进车内也好,返程路途遥远、又遇意外堵车也罢,看似是造成当事人不得不将易腐烂的食物中途抛弃的理由,但实则从中折射出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基本有效沟通这一真实痛点。

父母苦心孤诣为好不容易过年团圆的孩子准备的年货,肯定是希望全部吃到孩子嘴里,绝不会忍心被当作垃圾扔掉,也不会舍得轻易送给旁人。如果他们预判或理解到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会改变方式给孩子准备一些不易变质的东西。

所以看似一个插曲,实际暴露出涉事两代人在捎带年货这个事情上各持己见、各行其事。既无具体有效的沟通,也无合理可行的方案,于是造成事与愿违的遗憾。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如今聚少离多的两代人之间认知与情感的纽带其实在无形中销蚀了不少,“物化”维系的成分反倒增多。犹如每回团聚父母都狠劲给孩子拿东西,而孩子呢,更多的尽孝与报恩,则无非是往家里多打钱。

这是亲情的失落与伤痛,

留给我们的,只是且行且珍惜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