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有网友在贵州龙里的一个高速服务区拍摄视频称,有人在垃圾桶里发现很多被丢弃的年货,有排骨、腊肉,还有炸好的小酥肉。父母的爱被儿女统统扔进垃圾桶?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2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求证发现,疑似当事人发声称,并非网友批判的“不孝子女”,高速服务区扔肉也实属无奈之举。
网友拍摄的被扔在高速服务区的年货
网友“炸”了!
成袋的肉品年货扔在垃圾桶?
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几位环卫工人正聚集在垃圾桶旁,他们的身旁堆放着十几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食物。有生鲜肉类,有已经烹饪好的熟食,还有炸得金黄酥脆的小酥肉和带鱼。还有塑料袋里装着许多贵州当地的新鲜蔬菜,有新鲜的排骨丸子,保守估计年货总重量有三四十斤,价值上千元。
有网友发现一袋被丢弃的垃圾中,里面全是小酥肉,于是心疼地感慨道:“这是你妈辛辛苦苦为你制作的小酥肉,你却随便丢在垃圾桶的最角落。”
对此,网友的评论大多是反感如此做法。网友“牧羊人”表示,扔的不止是东西,而是父母的心。四川网友“桃桃”表示:“凉山回成都,我妈装的辣椒面、香肠腊肉、猪油、土鸡蛋、酥肉、小乳猪,我都舍不得给其他人吃,他怎么做到把这些扔了的?”
有的网友则对父母“强塞的爱”表达了不同看法。陕西网友“雪莲花”表示,去年给儿子拿的腊肉有点肥他没吃,年底又原样给拿回来。一位上海网友则表示,“不要,非给!我冰箱里还有上前年给的腊肉,都成僵尸肉了,还不敢扔!本来就租房,搬家的时候还要带上它们。”
网友拍摄被扔在高速服务区的年货
疑似当事人回应:并非不孝
路远堵车肉易变质 留下给环卫工人吃
为何不要父母沉甸甸的年货?扔下年货是有意而为还是无奈之举?
在视频发酵后,扔下年货的疑似当事人海舟(化名)已经在社交平台上说明真实的情况,也回应了网友的疑问。海舟来自贵州,远嫁到黑龙江,今年是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年货是父母偷偷放的,一开始不知道。
疑似当事人回应
“是我丢的,因为堵车,(肉)放几天可能会臭掉,我把放得的香肠腊肉收了,把这种易坏的留下给环卫工人吃,看到我放的肉被你们知道我很开心,知道不会浪费掉了。”海舟表示,贵州到黑龙江要走很多天,没办法,臭了可惜。父母的心意,她很感谢。也请网友放心,每个月都会给父母打钱。
春节期间,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在微博上发布了多条路段因大雾、凝冻天气实行管控的消息。不少网友反映,路上很堵,从国道绕行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封面新闻记者尝试私信海舟,但对方已关闭了私信通道。
对此,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理解。广东网友“光辉”表示,长途的话车里开暖风带这些,真的会变质。而且好多都是年前弄的年货,天冷还能放,在车里20多度的暖风密闭空间几个小时就有味了。河南网友“马可波罗”认为,他拿了,就证明不想寒父母的心,他扔了,是因为他实在是没地方处理,这么多肉带回去也很难储存,没必要谴责谁。
疑似当事人回应
春节假期结束时,很多网友选择自驾返回自己工作的城市。临行前,后备箱被家人塞得满满当当,家乡特产,瓜果蔬菜,腊肉香肠馒头。很多网友在网络晒出自己的后备箱,并戏称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装,来年要换一辆皮卡了。
网友@yaoli 称:“菜籽油,土鸡蛋,晒干的鱼干,每次回娘家,妈妈都大包小包往后备箱装,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我们带上,满满一后备箱的家乡菜都是父母沉甸甸的爱,是家乡的味道,是无价的幸福感。”
网友@温暖如初称:“堵车可以打开后备箱,蔬菜、肉圆、饮料、大米、馒头,即将返程,满满都是父母的爱。”
网友@丹丹呀 称:“出发返程,带着父母满满的关心和惦记,后备箱是满的,嘱咐也是满的,不舍也是满的,后备箱一关又是一个四季轮回,下次见面又是新年快乐。”
塞满后备箱的家乡特产,还能“鲜”多久?
转眼已经开工快一周了,过年回家“进的货”还剩多少?从后备箱搬进冰箱的家乡特产,可能要撑不住啦!
从老家带回来的新鲜蔬菜、水果最不耐放,即使低温冷藏,通常也只能保存3—5天。爸妈塞给你的新鲜鸡鸭鱼和牛羊肉,应该尽量在1个月内吃完。虽然冷冻肉的保质期较长,但是在采购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被细菌污染,保质期也会大打折扣。老家的土鸡蛋在冬季室温环境下通常只能储存15天。散装的馒头、米饭、面条等主食,如果在3天内吃不完,应该放进冰箱里冷冻。
包装好的预制食品就不用担心了吗?使用罐装、真空包装、密封包装确实能够延长食品保存期限,罐装食品在常温下能保存1—3年甚至更长时间,真空加冷冻的牛排、鱼排等也能储存半年到一年。不过,这类食品一旦开封就要尽快吃完,否则也会很快变质。
散装、袋装食品保质期相对更短,比如,鲜鱼若未经任何处理就冷冻起来,只能保存1—2个月。水分含量比较少的食物以及糖盐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果脯蜜饯、坚果、干木耳、调味酱等)保质期一般可达6个月以上,但同样需要对它们进行防潮、防虫、防氧化处理,若密封不严、储存不当,其中营养物质也会被缓慢氧化分解。
怎样才能延长“家乡味道”的保鲜期?科学地处理和储存很重要!家禽、海鲜等应掏净内脏,里外洗净再冷冻;其他食品和肉类在冷冻前也需要仔细清洗,除去表面的细菌。葡萄、苹果、草莓等“已熟型”水果,最好先装进保鲜袋再放入冰箱冷藏;“后熟型”水果如猕猴桃、香蕉、牛油果等,则需要放在室温环境中继续熟化。蔬菜和水果在放入冰箱时不要贴近冰箱内壁,以免冻伤。
厦门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为大家总结一些保存小妙招。
鸡蛋要远离生姜洋葱
生姜和洋葱,这两种厨房中的常见食材,各自散发着独特而强烈的气味。
鸡蛋壳虽然看似坚固,但实际上表面布满了成千上万的小气孔,这些气孔使得鸡蛋能够进行呼吸和水分交换。然而,这也为外部气味进入鸡蛋内部提供了通道。
鸡蛋与生姜、洋葱共同存放于冰箱或其他密闭空间时,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容易通过鸡蛋壳上的微小气孔进入鸡蛋内部,它们可能会与鸡蛋内部的成分发生反应,或者仅仅是因为这些气味过于强烈,导致鸡蛋的风味和品质发生改变,即鸡蛋变质。变质的鸡蛋可能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这些有害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和产生。
红薯与马铃薯要分别存放
红薯与马铃薯需要处在“错位时空”中。红薯和马铃薯对存储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红薯适宜存放在15℃以上的温度环境中,而马铃薯存放的适宜温度为4℃左右。如果将红薯和马铃薯放在一起保存,由于温度不适宜,可能导致马铃薯发芽或红薯硬心。发芽的马铃薯含有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食用后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储存时,应根据它们的温度需求分别存放。
湿粉类食品要“娇生惯养”
湿粉类食品如河粉、米粉等,加水后在室温下长时间浸泡,就容易滋生细菌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可是个“狠角色”,专门“攻击”人体的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吃了变质的湿粉类食品,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如果暂时不打算食用湿粉类食品,一定要记得立即把它放入冰箱冷藏,且储存时间不要超过48小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袁野 综合封面新闻、厦门日报、极目新闻、潇湘晨报、央视网、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