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贵州龙里的一个高速服务区,拍到一段视频,有人在垃圾桶里发现很多被丢弃的年货,有排骨、腊肉,还有炸好的小酥肉。



这让我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不管哪个时代,哪种方式,都是父母对于外出的子女都是满满的牵挂和疼爱。

视频中这些肉至少有二三十袋,除去冰块的重量也得有100斤左右,那按15块钱一斤来算也都有1500元的价值了。



而这些都被父母一袋袋分类打包好,红色袋子装的是炸好的酥肉和鱼块;白色袋子装的是新鲜肉,有排骨,筒骨。

看得出来,这真的是非常细心的父母才做得出来的。



这些准备这些年货的情绪价值比其实际价值要高出很多,而收下东西就是收下心意。

家里的父母是爱自己孩子的,怕孩子在外面吃不饱,吃不到家里的特产,父母肯定番好心,但是却固执的认为他给你的就是你需要的,事实上,在外的打工人,即便租了房子,也很少开火做饭,放在家里也是一点点坏掉。

父母亲人硬塞,展现了自己父母亲人身份,对孩子的关爱。

孩子推辞了也没用,只能让父母亲人展现关爱,最后离开后就扔了。

在有些时候爱成了“甜蜜的负担”。



在爱的背后存在着代沟,子女和父母的沟通逐渐变得困难。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距离拉远,父母与子女的理解也就常常存在偏差。

父母往往以“我给你准备的年货就是最好的”,来表达他们的爱,但子女可能更关注的是实际的需求和生活中的困难。

而这种代际之间的误解和沟通不畅,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社会后,他们往往感到父母的“强塞式”关爱变得有些沉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女并非不懂父母的好意,而是因为实际情况无法承受这些“沉重”的关怀。



有种说法叫做接受他人的善良也是一种善良,客观上来讲,拒绝也许是最优解,能够保证粮食不浪费,但是收下更是说明了接受老人的一种心意,也是让老人家感受到他的价值,也许这种价值就已远远高于这几袋特产的价值了。

现在的我们确实不缺这几袋特产,但缺的是老人由衷的开心和快乐。

面对从贵州到黑龙江,全程3500公里的路程,开车走高速都需要35小时,更何况中间需要休息等情况,实际要走更久。

如果不是不能吃,怎么舍得丢下,这些肉在开着暖风的车里,走个十个小时就不能吃了,与其坏在车里,整的车一股味道,还不如一开始就丢掉。



还有的说不想吃可以送邻居,都过年了,谁家的冰箱不是满满当当,再说拿着不新鲜的食品实在不好拿出来送人,万一吃坏了 人家讹你你就傻眼了 再说了,在高速服务区就送人,换作是你,突然来几个陌生人送你吃的,你心中也会有疑虑。

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也是爱父母的,中间的隔阂需要一些“谎言”的润滑油去磨合。

她父母即使知道他丢了,也不希望你在网上拷打她。

而这位拍视频的人,人家父母本来不知道,非要拍下视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人家,这下好了,人尽皆知。



如果你觉得浪费粮食,你大可以收拾收拾自己带回去,没人知道,在这里道德绑架别人,属实欠妥。

爱是没有期限的,但是食物有,还是希望得空之后能和父母多沟通。

真正的亲情,应该通过更加细腻的沟通、理解与关怀来体现。而不是通过一堆堆沉重的物品,或者强行塞给子女的食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