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映雪
年画映出新变化
本报记者 董映雪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
“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东说。曾经,木版年画只在村里常见,现在年画不仅“进了城”,还摆上了许多年轻人的办公桌。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明亮、形象丰富,充满古朴的民间韵味,美好的寓意也契合年轻人的心理。
“今年春节,‘摇钱树’等图案最受年轻顾客喜欢。”杨乃东的儿媳杨静打开了话匣子,“每年来这里的研学团队有几千人。”除了研学,杨家埠木版年画还主动“走”入课堂,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围坐一起,不仅学年画的历史与内涵,还学刻印、上色等技艺。
非遗不仅走入校园,也以新形式融入生活。杨乃东说,有一名来自辽宁的徒弟,才二十来岁,已经学有小成,“尤其喜欢通过木版年画呈现游戏人物形象。”
前几年,游戏《原神》还与杨乃东合作,以木版年画展现IP特点,20多种颜色、反复套色印制,最终的作品精细还原又不失民间风格。
近几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印上了美妆产品的外包装、化身各种文创产品、与高校合作以版画展现学校特色。反映时代特点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正刻写新的故事。
木版年画不仅承载浓浓年味,更连接着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杨乃东说:“现在一年到头都在创作,真的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