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增浩 徐慧 实习生 王欣然
2月7日,在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徐家庄村,第六代徐家庄王氏木版年画传承人王连阳正以刀代笔,雕刻着泰山文化的千年印记。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墙壁上栩栩如生的数十幅木版年画,桌上摆放着由他绘制的葫芦画作。屋内西北角,笔架整齐排列各式画笔,从细小的勾线笔到宽大的刷涂笔,画笔种类齐全。旁边炉子还烧得正旺,王连阳夫妻俩共营出温馨的工作环境。
王连阳介绍,往昔徐家庄近80%的家庭从事年画制作,年销量占山东省近一半,价格区间自几毛至八百元不等。徐家庄木版年画作为典型代表,创作题材大部分为泰山传统文化元素,手工艺作品曾远销济南、临沂、枣庄等地。以济宁地区为例,“五辈同堂”等传统题材年画成为了当地年节民俗的重要符号。但如今,徐家庄木版画创作仅剩四五户在坚守,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跟随王连阳,亲身体验了“泰安石敢当”木版画的绘制过程。王连阳首先向记者展示了“泰安石敢当”木版画的原型,并详细讲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寓意和历史渊源。在王连阳的悉心教导下,记者逐渐掌握了木版画绘制的技巧,并成功完成了一幅属于自己的“泰安石敢当”木版画作品。
王连阳精心创作了一幅长达27米的巨幅泰山神仙年画,生动展现了泰山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王连阳也不忘创新,他将泰山挑山工的精神融入到年画当中,向新时代劳动者表示致敬。 “画人物时必须得勾勒出肌肉线条,突出挑山工很壮实的形象。”王连阳说,他还推出了“美丽庭院”拓印年画作品,展现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连阳的刻刀不仅雕琢着纸张上的色彩,更刻印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正是这份对乡土的热爱与坚守,让木版年画成为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见证着一代代人的智慧与匠心。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