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四川省委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发出新春动员令,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划重点”,为新征程上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底气和支撑,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成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成都发展的深切期望。

专题会议精神在成都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都备受鼓舞、十分振奋。聚焦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激发冲劲,大家纷纷表示,奋进正当时,要勇担使命责任,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做强主引擎极核功能

推动双核联动联建走深走实

专题会议强调,要增强成都的战略承载力,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保障功能。

“我们要抢抓重大机遇,聚焦强承载,着力提升战略引领水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锋君表示,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省重大战略,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推动双核联动联建走深走实,深入实施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水平,持续增强极核引领辐射带动功能。


专题会议还明确成都极核引领作用,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这给德眉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我们将围绕产业合作共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方面与成都深化合作,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德阳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加快推进市域铁路S11线、德阳绕城南高速等项目;积极构建“成都研发+德阳制造”发展格局,完善成德“飞地园区”共建机制;推进公共服务提标扩面,联合成都共享优质资源。

“同城化发展是难得的机遇,眉山将以‘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为牵引,加强与成都的深度合作,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各项任务,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设。” 眉山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局负责人表示。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负责人则称,资阳将推动成资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利用可视化手段,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加强与成都及其他城市联动,在都市圈发展中找准定位,共同形成更强发展合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专题会议要求,成都要在应变求变中,做强做优城市核心能级。如何做强城市竞争力?成都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成都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对成都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风向标’意义,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说道,聚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完善“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转化服务模式,加快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交易大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行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集群;持续完善城市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区域及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成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四川首家、精准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推动精准医学产业‘弯道超车’的信心和动力。”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将围绕细胞治疗、核医疗、数字医疗等,上马一批具备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技术、掌握自主核心能力的重大项目,为支撑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聚焦“立园满园”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实体支撑力’是增强‘五力’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与经新系统工作息息相关,让我们感受到责任重大,也备受鼓舞。”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局长、主任赵春淦表示,增强实体支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是重中之重。2025年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开局之年,成都将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以下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分别是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高能级企业主体、提升“成都造”市场竞争力和推动资源精准化配置。


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市投促局局长陈华表示,以高水平招商引资增量支撑,“将积极抢抓多重叠加战略机遇,锚定一季度‘开门红’目标,坚持‘项目为王’,在招大引强、招高引新、利用外资、品牌构建、服务提质等方面攻坚突破。围绕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围绕‘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三张清单和链主企业全国供应链地图,快速落地‘镇园之宝’和关键配套项目。”


“大力发展游戏动画产业,优化文旅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通过招商推介和产业对接活动,引进30个以上文旅项目,完成475亿元重大投资,新增50家以上规上文旅企业,并吸引150家音乐注册企业入驻,同时积极引进顶尖游戏动画人才。”市文广旅局局长邱伟表示,将大力发展音乐演艺产业,举办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大型比赛,开展国际音乐季等多样化活动。全年高质量举办不少于4000场音乐演出,打磨、提升旅游演艺项目的品质;持续举办西岭雪山南国国际冰雪节,提升入境游客服务体验,吸引东南亚游客前来感受冰雪乐趣;对老龄人群的康旅需求,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化艺术产品,全方位拓展与银发群体相关的产品供给。


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全社会动力活力

提升改革开放能级,也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要点之一。成都如何当好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

“市国资委将着力在‘聚焦重大战略增强服务支撑力、优企强企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协调强化监管综合效力、加强党建发挥政治引领力’5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见效。”市国资委主任李长文表示,接下来,还将开展“经商办企业、资产处置、参股企业管理、过度负债、虚增收入、长期亏损子企业清退”6大专项整治行动,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圆满完成前8个方面、33项改革重点任务,推动国资监管从被动型、约束性监管向监管与服务并重统筹型、主动型、赋能型监管转变。


“市口岸物流办将进一步优化拓展对外开放通道网络,持续完善口岸开放平台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复合型国际门户枢纽能级,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市口岸物流办主任曾虎称,其中,包括着力加快推动马德里、雅典等国际客运航线开行,稳步拓展迪拜等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织密至欧洲、东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航线网络;推动国际班列高效稳定运行,建强中欧班列波兰罗兹、马拉等境外枢纽节点,拓展中亚“铁路直达+公铁联运”新线路,做强“澜湄蓉欧”“越桂蓉欧”等快线品牌。同时,继续加快“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供应链服务站建设,积极招引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物流领军企业和区域总部型、功能平台型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立园满园”“进解优促”工作落实。

突出共建共享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级

“会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精耕善治水平,为我们履行好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甘立军说,成都将统筹实施社会工作微改革行动,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推出实施一批助企惠企兴企强企和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措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定期开展“蓉城先锋·蓉会万里”活动,加快建设“蓉会共享家”,搭建各行业领域共谋发展、互促共赢平台;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智慧蓉城+微网实格”联动治理,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智治善治众治效能;汇聚发展壮大社会工作“四支队伍”,立足新经济新业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专业服务领域,引进培育一批行业优秀人才,提升成都社会工作人才竞争实力。


“做优城市功能,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市民政局局长王宏斌表示,今年,市民政局将以人口流动规律和结构变化为政策底座,科学编制“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出台养老服务专项规划,推动民政公共服务随人走,民政设施围绕人口配。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全方位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稳步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具体而言,要加快推进城区五级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40个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机构,建设嵌入式小区为老服务点890个,建设不少于46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围专项行动,建立全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服务改革的整套制度,并推动相关经验在其他养老服务补贴政策中运用。

▶ 来源 | 成都日报

开工大吉!成都发展改革“代言人”全新上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