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头条

便民信息

社区分享

同城信息

更多招聘/出租/二手分类信息>>


以下正文开始

出 书 以 后

洪天平

龙年冬月初三,阳历2024年12月3日,星期二,这一天当然是个普通的日子,只是于我却有那么一点特别,应该说有种纪念意义。

这一天我出书了。我的《苔花集》“诗歌篇”和“散文篇”一套两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辛筹备,终于把“劳动果实”打包为“成品”交付到我的面前。


当“货拉拉”把70多箱书籍卸到我家门口,此时我油然生出些许感慨。既有如释重负的喜悦,又有欣慰后的腼腆,反正是五味杂陈了。

不知怎的,我竟然还感叹知识太不值钱了。十几二十年心路历程上的风风雨雨,置换成眼前一吨半的纸张书页,而且这一些只是你个人的行囊,你自以为是的“财富”,无关旁人太多事。

大概在半年前,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洪老先生自告奋勇帮我整理归拢和校对,好几个月以来,老师为我的作品付出大量汗水和心血。我们师徒俩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共同语言,配合默契,沟通起来比较顺畅,可以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多年的耕耘能获得一个心里想要的收成,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赘述。也是在半年前,大概同一时间段,我便决定把作品交由专业出版公司,正式进入一系列正规渠道和程序。

说来也巧,负责编辑出版印刷的同志虽在异地竟也姓洪。其实我们几位本来就是熟人加朋友,彼此知根知底,所以合作起来比较顺畅。“三洪”共事,寓“三星拱照”之兆,这应该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吧。

今天,书总算付梓出笼了。这样的话,对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终于有个客观的交待,对自己也是一种安慰。至于这一套两册书籍其“颜值”和将来的运气如何,暂且不去想它,想也没用。

在我看来,我的书有点个性但水平一般;我的书接地气但场面不够恢宏;我的书讲真话不跟风但可能比较狭隘和偏颇。也罢,随它去吧,既然木已成舟,听天由命就是了。

这长达几个月的整合校对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并得到两位同姓老师的理解,那便是我的作品水平就是这样了,但祈求尽量不要出现一些低级别的错误。比如一些专用词语,特别是成语,绝对不能有误。


(菲律宾《商报》2024年12月27日)

现在看来,这半年多的心血还是有了相应的回报。满意,或者比较满意。我一直以为,合作好了,工作愉快了,双方皆大欢喜,有个良好的信誉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是彼此一致的终极目标,有形无形中还能为双方释放客观的正面效应。

其实说白了,作品好坏取决于作者的水平,而书中不该有的瑕疵是编辑的问题。虽然些许纰漏也在所难免,但总不能到了最后“勘误表”续出好几页,那便尴尬了。从这个意义说,出书并不亚于石上凿字。

说来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人有个“急癖”(不是洁癖),但对于文章的整理和定稿还是有一定耐心的。倘若文中或者书中漏洞百出甚至“硬伤”累累,到时候读的人会比写的人难堪许多。

也是这几天,常有人问我出书了有什么感觉,我回答说当然有点成就感。这是实话但也是自我壮胆的话,因为草根作者首先要有起码的自信,不然如何传递他人。

其实这年头大家都在为家庭为生活为前途“秒奔”,谁还能顾及太多。为了方便快捷,为了即时操作,众人都在刷手机,几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坦诚说,你的书又并非出自名家大家之笔,别人不以为然,你也别太当真,无非如此,过过书瘾而已。

还有人问我,听说出书了怎么也没见闹点动静,开个“发布会”什么的。甚至有人怂恿策划一场“签名售书”,我说您可别逗我耶,甭说卖不动,有人真拿回去了,说不定用于当砖头垫架子或其他什么的,那才叫“伤害性不大而侮辱性极强”了。

如此说来,出书了,外界恭维的话自然多了,关键是自己得知道自身几斤几两,不能闹出“大器晚成”那种自以为是的无聊笑话。想刷存在感,可以延续自己的爱好,笔耕不辍,既得到自我清欢又无碍他人。

写到这里我顿觉还真是的,写作能锻炼记忆,写作能记载过去,写作能激发分泌快乐荷尔蒙,写作能使人健康长寿。哪天夜里梦中醒来忽有灵感来袭,翻身起床写它半个小时,哪怕闻鸡叫迎天明,也倍感逍遥自在。

最后我要说,因为这次出书,有机会请出我的儿时老师洪老先生为我把关审稿,又有幸遇见出版公司的老朋友洪编辑,是洪编辑带领他的优秀团队做出不凡的努力,取得不俗的佳绩。这其中的一切,虽似邂逅实是缘分,而且缘分不浅。说是“洪家作坊”的一段轶事佳话,亦不为过吧。

(2024年12月14日)

(发表于菲律宾《商报》2024年12月27日)


往期新闻推荐

仑苍镇项目签约47亿元、慈善捐赠百万元...

金英网

微信 : wx.jnyng.com

直播:zb.jnyng.com

同城:tc.jnyng.com

联系电话

(内容中如有侵权作品请联系我们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