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496首
原诗
温柔的部分
文/韩东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
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
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
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
至少我不那么无知
我知道粮食的由来
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
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
而早出晚归的习惯
捡起来还会象锄头那样顺手
只是我再也不能收获些什么
不能重复其中每一个细小的动作
这里永远怀有某种真实的悲哀
就象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韩东的诗《温柔的部分》,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是对乡村生活的歌颂,这是能让诗人觉得生活温柔的经历,或许是因为乡村的纯朴和简单,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当心感觉到累的时候,去体验乡村生活,去流流汗,身心或可得到治愈,如同诗人一样。当然,诗人也意识到了乡村的悲哀之处,这就是生活的难处。有得到,就有失去,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是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示。下面,具体分解这首诗。
先看诗人寂寞的乡村生活,诗人觉得这是生活中温柔的部分,意思是城市生活就是不温柔的部分,完全是两种体验。乡村是寂寞宁静的,城市是喧闹繁华的,人的欲望一个是收敛的,一个是彻底暴露的,这就形成了自我的矛盾,人的需求时常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欲望也会随着环境的刺激产生波动。而欲望也是连接着人的情绪的,所以,当诗人有厌倦情绪时,一阵风就帮其解脱,很明显,这阵风是来自乡村的,在乡村的环境下,有种纯天然的疗愈功能。
再看接下来四句,可以知道,诗人对乡村生活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诗人知道粮食的由来,也就是知道如何生产粮食,这就保证了温饱。在看最关键的两句“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所以,诗人并不拒绝清贫的日子,也不惧怕这样的生活对自己的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能从这样的日子体会到快乐。常言道,知足常乐。乡村的生活是能让诗人满足的,说明诗人摒弃了人性中的某些欲望,从中解放了自我,这就是一种超脱的境界。
接着,诗人举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而早出晚归的习惯/捡起来还会象锄头那样顺手”,说明在乡村的生活,诗人是得心应手的,就像使用锄头一样顺手,这是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决定的。然而,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往下看。
诗人说“只是我再也不能收获些什么/不能重复其中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这里永远怀有某种真实的悲哀”,这里不能收获些什么和不能重复细小的动作仿佛是某种暗示,在乡村生活,也会意味着要失去东西。最后诗人说这里永远有种真实的悲哀,将其比作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诗人将这种悲哀说得比较隐晦,这让人不得不产生联想,是什么东西能让诗人像农民痛哭一样呢?仿佛无解,这是诗意的留白。
从整首诗来看,温柔的部分也有无奈的地方,没有十全十美,人生总会有缺憾,只有以不追求完美之心,才是真正地解脱自已。诗人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现实生活的矛盾,不得不让人辩证的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温柔只是暂时的,悲哀也只是暂时的,只要条件成熟,都是会向对立面转化的,这就是世界的复杂,人性的复杂之处。明白世界的运行规律,也就不至于纠结了。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韩东,1961年5月19日,著名诗人、作家、导演,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历任西安陕西财经学院教师,南京审计学院教师,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写作者,受聘于广东省作家协会为合同制作家,后转聘于深圳尼克艺术公司,为职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执导电影《在码头》,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4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历时大半年,共收录诗评400篇,58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0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2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