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老领导林主任经常自诩自己做事大气、做人有格局,看不起那些占便宜的职工,说这种小气的人就是一个笑话。职工说,林主任年薪是职工三倍,各种油水多多,干啥都能报销,工资基本不动,指责职工小气就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林主任退休之后,没人送钱送物了,没人请客吃饭了,没人上供烟酒了,自己都舍不得花钱了。刚退休那段时间,老伴出国照顾孙子,自己不想做饭,住的离单位很近,就天天去单位食堂吃饭。
单位食堂是职工的福利,看似免费,实际上是从职工的工资总额里的福利费开支,本质上是职工自己交钱吃食堂。林主任退休之后继续吃食堂,单位以为他偶尔来吃一次,念其是老领导,也没人管他。
没想到林主任一吃就是半年了,有些职工就开始议论纷纷,觉得单位管理不严,为老领导搞“特权”开绿灯。单位新领导觉得老领导吃食堂吃不了几个钱,但老领导天天来食堂,跟职工打听单位工作,经常给领导的工作提意见,这就有点干预单位工作了,让新领导很不爽。
新领导让办公室停了林主任一直留着的饭卡,林主任发现自己没法吃饭了,非常生气,在单位工作群里指责新领导是一头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不讲人情,没有人味,话写得很难听,办公室主任忠诚新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把林主任踢出了工作群。
林主任气疯了,办公室主任在他眼里就应该是自己的哈巴狗,现在有了新主子,翻脸比翻书还快,本来想找办公室主任算账。听原来的心腹说,办公室主任把他踢出群后,职工排着队点赞。林主任顿悟:原来自己才是大家眼里的笑话!
所以,退休了就要摆正位置、转变身份,原则上不要回单位了,更不要占单位的便宜,同事当面不说,背后笑话你。曲终人散,默契散场,优雅转身,华丽离开,这就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PS:单位另外一位领导,被同事成为最有觉悟、最有格局的老领导。林部长是单位核心部门的部长,按道理说,这个岗位很容易出干部,前几任都提拔进班子了,轮到林部长这一届,上级强推年轻化,指名道姓要提拔一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进班子,毫不留情地把林部长淘汰了。
上级说他的年龄已过了50周岁,早就踢出了后备库,不可能再考虑了。巧的是林部长刚过了50岁生日,单位领导找林部长谈了一次话,肯定了他的能力、人品、口碑和能力,说他他已经具备了提拔进班子的素质,可惜的是上面要优化班子的年龄结构,劝导他要顾全大局、放平心态。
可笑的是这次谈话不早不晚,正好是林部长过完50岁生日的第二天,按照内部的“土政策”,年满50岁就滚动剔除出后备库,别人都指责上级选择这个节点谈话有些不近人情,个别同事也为林部长打抱不平,林部长只是笑了一笑,一句话也没说,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
让林部长心里不舒服的是这位35岁的部长曾是他的下属,有些死瞧不上此人,别人都辛辛苦苦地熬上位的,此人却是坐着火箭窜上来的,如今越过很多资历丰富的中年骨干被拔苗助长要进班子,心有不甘,但也明白此人的背景强大,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晃5年过去了,林部长在明知道上级已对他的提拔宣判了“死刑”情况,依然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心态平静地熬完了最后的五年,年满55周岁的时候,平静地接受了退居二线的决定。更让唏嘘的是,林部长的生日是12月30日,还差一天就迈入2025年,就可以执行延迟退出的新政策了,差了一天就执行老政策退出现职,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感慨时运的不济。
林部长是单位少见的豁达之人。单位让他退二线,二话不说平静接受。不等办公室催,他就主动交接工作,交待得清清楚楚。只用了半天,就收拾干净了办公室,该留的资料留下,该扔的扔掉,清清爽爽地移交了办公室,主动搬到调研员大通间里去了。
从此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从不到办公区溜达,不给领导找事,也不麻烦同事。态度平和,不发牢骚,不说单位的坏话,不抱怨上级,更不受别人的蛊惑,有些想撺掇他闹事的人对他都无机可乘。林部长的心态和格局,让人竖大拇指。你身边也有这样洒脱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