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上班,发现单位林主任没来上班,一打听才知道他被降职了,感觉没脸见人,就不来上班了,相当于“退二线”了。其实,林主任就是得罪了“退二线”老同事被举报了!知道真相后,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千万别招惹老同志!
单位一直执行系统内的退二线政策,男性中层到了55岁、女性中层到了50岁都要“一刀切”:免去实职,改任调研员,腾出独立办公室,改成两人一间。原则上要求调研员应该上班,实际上也不做硬性要求,甚至暗暗地希望他们别来上班,毕竟他们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出来的,天天来上班势必影响继任者开展工作。
历任单位正职都很有智慧,明白退二线干部放在原部门势必影响工作,所以,把退二线干部调整到一些可有可无的专班工作组,实际就是调虎离山,让他们搬到工作组去,离开原部门,以免影响新领导开展工作。
退二线的调研员一般都很识趣,从独立大办公室搬到工作组两人一间的办公室。有检查等活动时就参加,去基层单位遛一圈,没有安排就闲着。实际上大多数时间都闲着,他们就偶尔来班上坐一坐。基本上每月来一次参加主题活动,刷一下存在感,一天不来也不好看,天天都来惹人嫌。
这就是他们普遍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是单位默认的,人人都会老,大家也理解,谁到了岁数也得腾出位置,他们不腾位置,年轻人就上不去,一个人就影响一大串人的前途。老同志让出一个职位,就能提拔一大串人。所以,单位对退二线人员的管理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新空降的“一把手”林主任来自上级部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一直飘在上面,对基层情况没有同理心。发现退二线人员不经常来上班,心里就很不爽,下令人力部要求他们打卡上班,严格考勤,不听招呼的就扣罚工资。这下子就点燃了马蜂窝,这一批七八位退二线人员就炸了锅。
有一次,老赵陪孙子旅游去了,还晒了朋友圈,让林主任看见了,故意刁难他,给他打电话交办任务。老赵看瞒不住了,只好说自己在西安旅游,没办法完成任务。林主任趁机“杀鸡儆猴”,让人力部按旷工处理,彻底把老赵惹毛了!
老赵本来就委屈,工龄35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提拔中层后更是业绩突出,本来在50岁时可以提拔进班子的,结果,上级强推“年轻化”,超过50岁一律不提拔,提拔了一位35岁的关系户上位,寒了老赵的心。熬到55岁就办理了退二线手续,本来已经59岁了,马上就要正式退休了,没想到遭到林主任这样的恶心打击!
老赵是一位业务精通的老专家,林主任私下做的那些谋取私利的破事,怎么能瞒住老赵的眼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老赵一封举报信,就把林主任拉下马!林主任毕竟有强大的后台,虽然“没进去”,但被降职处理是免不了的。林主任终于领教了老同志的厉害!
PS:退二线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有些人不理解退二线政策,这些老同志退二线并非自愿,也不是犯错误,而是政策为了促进年轻化就这样规定的,对他们来说,也是让出了实职待遇,终止了职业生涯,甚至可以说做出了一定“牺牲”,对年轻人成长也算是做出了“贡献”,所以,政策的本意是关心关爱退二线的老同志,对他们宽容以待也是情有可原。
对于这些退二线老同志来说,有人坦然处之,有人郁郁寡欢,几家欢喜几家愁,人间百态,可见一斑。比如,单位的老李和老张的心态就比较好,他俩主动相约在一个办公室,不跟其他退二线的同事拼办公室,嫌他们心态不好,凑在一起总发牢骚,影响自己的心情。
老李和老张原先都是实权部门的正职,退二线后主动相约搬进工作组办公室,有事就来上班,领导让干啥就干啥,架子摆得很低,支部的活动逢叫必到,该学习就学习,该发言就发言,位置摆得很正,活得平平淡淡的。
看老李和老张的办公室就知道他们的人生观,桌子上干干净净、片纸不留,既然已经退出岗位,那就坦然接受,啥也不管了,丝毫不参与原来部门的任何工作,不给同事增添任何麻烦,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桌上的干净程度就是一种姿态。不像有些老同志把桌上堆得满满的,P事不管吧,还装成日理万机的样子,令人不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权力很大,知道的在心里暗暗发笑。
老李和老张把生活重心从工作调整到家庭,办公室搞得干干净净,家里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享受自己的独处时光。两个人都爱喝茶,都在家里搞了一个小小的茶室,脱离了实际工作,没有了利用价值,人走茶凉就是必然结果。两个人彻底清闲下来,倒也想得开,精简了无效社交,喜欢呆在家里喝茶,有人来访就沏杯好茶,随便聊聊;无人打扰就喝自己的口粮茶,倒也安然自在。
人到中年的同事,心里都明白,讨厌那些退二线后放不开的领导,敬佩老李和老张这种心态平和的老同志。有些老领导不甘心退出舞台,总是没事找事,给单位找麻烦,否则,就感觉没存在感。为了刷这点存在感,给单位增添了不少麻烦,无形损失其实很大。大家赞同老李和老张的姿态,曲终人散,默契散场,默默离开,就是最好的转身,别折腾单位,折腾别人就是不懂规矩。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