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只想活下去,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欲望。”
有位技术员小兄弟,为了女朋友上班方便,就在女朋友公司附近租了房子,离他所在的项目部大概50多公里,只能坐地铁转公交转共享单车上下班,没办法,车虽然是电车,在工地充电也不要钱,但是过路费比地铁费贵,有点划不来。
在工地干技术员,税前8K左右,扣完五险二金到手5K出点头,还有2K多的房贷,1K多的房租,虽然平时在工地食堂吃饭不花钱,但是周末的时候也要跟女朋友出去玩一下、改善一下伙食,不过分吧?
还有水电、通信、人情往来等固定开销,基本上是月光,女朋友的钱可以存下来以后结婚用,好在两个人感情好,也懂事,不会出现燕某萍那种觉得“你每个月给八千却对这个家没有任何贡献”的情况。
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都差不多吧,不是存不下钱,而是开销太大了,结婚成家以后的房贷车贷、小孩子的奶粉钱啥的,很多都是固定开销,没办法缩减的,再怎么消费降级也没办法,总不能断供吧?
工地上包吃包住还能省点钱,那些出入城市高端CBD的职场精英,我真不知道一个月挣多少钱才包得住这些开销。
2
进工地以后的第一任生产经理,今天给我打电话,对,虽然我已经离开老东家快四年了,但是之前的同事还有联系,尤其是带我的第一个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还有之前是技术员现在是总工的同事。
老生产经理说已经向公司申请退休了,在办理相关的手续,没办法,去年降薪以后,工资少得可怜,每个月到手4K多,年底发了1.5W,收入少点就少点,五险二金交得多就行。
但是降薪以后,公司把社保缴纳比例也相应调低了,每个月双边公积金就交七百多,全年收入不到12W。
在项目上干得也糟心,叮叮当当的,晚上睡不好,加上年纪也大了,高血压啥的,体检结果不太理想,而且项目距离最近的县城有50多公里,真要有点什么事,等送到医院人都凉了。
他是工人出身,从工人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做领班,然后转管理人员,但是还是有工人身份,到55岁可以按特殊工种办理退休。
综合考虑了一下,钱也没挣到啥钱,身体又不好,项目上又糟心,跟项目经理不对付,再混下去也没啥意思,办了退休算了。
公司领导也没有太过挽留,安抚了一下,该办手续就办手续了,主要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确实是没项目了,人员没地方安置,在建项目要么停建缓建,个个项目的人满为患了。
这种在公司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员工,老生产经理,能主动办理退休,也符合退休的条件,也算是减轻公司压力吧。
估计这也是很多施工单位领导层的想法。
别扯什么情怀不情怀的,公司要生存,员工要吃饭,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有项目可做,有岗位可以安排,当然也想他再干四年,到60岁再退休,多给他开几年工资,退休金还能多一点,但是,实在是没办法了。
3
当然也有比较体面的,听说有些公司裁员的时候真的丝毫不手软,连那些签了无固定期限的老员工都裁了,因为这些员工工作年限长,虽然职级不高,但是综合收入还是比较高的,加上证书啊职称啊远征啊那些杂七杂八的补贴,公司付出的成本还是比较多的。
不过这些公司虽然裁老员工,但是该给赔偿的都给到位了,降本增效,砍掉老员工,给年轻人腾地方,壮士断腕,痛就痛,赔就赔吧,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去消化就行了。
那些老员工也开心,开玩笑,工作二三十年了,你把我裁了,赔偿有大几十万呢,现在行业是这个情况,天天混着也没啥意思,拿着赔偿提前过上退休生活,挺好。
皆大欢喜。
所以现在很多工程人对裁员这件事其实并不抗拒,只要赔偿到位,马上就拿钱走人,在家休息一阵也好,尝试一下别的行业也可以,只要你该给的都给到位,出去我还给你宣传公司的好。
你觉得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