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几乎都能见到各种汤的身影,可以说,汤是国人食谱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汤分为煨汤、煲汤、焖汤、炖汤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喝了这么多汤,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的汤这么好喝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煲汤就是将食材与水放到一起加热的过程,而就肉汤来说,在煲汤的时候,肉中的糖类、脂类以及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与降级,从而使肉中的肌肉细胞与肌肉纤维素逐渐破裂,此时,肉中的各类结构物质就会“喷涌而出”。
其中,胶原蛋白会被分解成一些小片段,这也就是猪脚汤会有一种厚实粘稠感的原因,而多糖则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糖类,能够使汤喝起来更加甘甜,蛋白质则会被分解为氨基酸与短肽,从而使汤更加鲜美,而当氨基酸被分解出来时,还会与单糖发生梅拉德反应,从而产生一些“香喷喷”的物质。一般来说,炖汤的时间越久,汤中被分解出来的成分就越多,而炖出来的汤也就会更加美味。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汤中具有很多营养成分,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常喝的汤,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营养。
其实,汤的组成部分主要有3个,分别是液态汤水、固态食材以及浮在表面的油脂,而这3个组成部分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纤维素、大分子蛋白质、钙、铁等物质往往难溶于水,因此它们大多集中在固态食材当中,而水溶性的小分子糖类、氨基酸以及钾、钠等元素易溶于水,因此,大多集中在液态汤水中。
另外,一些密度较低的脂类成分以及脱离食材的脂溶性维生素,往往更容易漂浮在汤水的表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若是不吃肉只喝汤,那么摄入的就是液态汤水中的小分子营养素以及水分和油脂,而这些物质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算太高。
同时,大家还需注意,喝汤虽然对身体有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喝汤的。这是因为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来说,平日里若是随意喝汤,就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健康风险。首先,高血压患者平日里一定要谨慎喝汤,因为很多汤水中往往都含有大量的盐分,而高血压患者一旦大量摄入,就可能导致血压水平进一步上升。
同时,患有痛风的人群也应该尽量少喝汤,因为这类朋友通常都有体脂过高的问题,而在喝汤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摄入大量的脂肪,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除此之外,胃酸过多的人也不适宜大量喝汤,尤其是肉汤,因为大量饮用肉汤可能会促进胃酸的分泌,这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宴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