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十幅水墨写景画,系作者夏季避暑时,偶遇朋友,日夕相对,为其所做。


1、

叠岭重溪细路多

雨余历乱鹿成群

藤枝管领佳山水

行有飞花从有云

沈周

重叠的山岭,众多的溪流,其间布满了蜿蜒交错的小路。雨后山野间,麋鹿三五成群,自在地四处活动。藤枝蔓延,仿佛在尽情领略这美好山水。一路上,既有缤纷落花相伴,头顶又有白云相随。

春节回家,刚开始数日,无心上山。小娃咳嗽,亦无体力。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无此心悠游山水。窝在屋里也不好啊,就鼓动孩子上山玩玩,在山上走一走,心情一疏解,开阔,病势就转了过来,几天后感冒咳嗽就收尾了。每天都去爬爬山,心情大好,自然就有这种疗愈效果呀。


老家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特别有亲切感。


2、

先路东须双白鹤,

扶衰还要紫藤条,

天光松影溪如镜,

招筒诗翁过好桥。

沈周

在路东头定会看到一双白鹤,我这衰弱之躯还得依靠紫藤条来扶持行走。天空明亮,松树影子映入如镜般的溪水中,拿着招筒的诗翁走过这精巧的桥。

诗意即画意,读诗,观画两相得。


3、

满地纶竿处处缘,

两人同业不同船,

江风江浪无凭准,

相并相依是偶然。

沈周

满地都是钓鱼竿,处处可见垂钓者。其中有两人同样以钓鱼为业,却未同乘一船。江上的风浪变化无常,毫无规律,他们偶然间船只相靠、彼此相伴。

偶然最有意思。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咱们观画,这一段评论,一定要自己写,永远不会让AI代劳,写作的乐趣在此,观画的乐趣也在此。不在于写得有多好,而在于一个有趣的生命在探究,在感受,生命在兴发,在触动,是当年的真实兴感。


4、

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

沈周

竹林隐隐,房子建造在其中,即便到了夏天也很凉快。屋子前有一片荷塘,夏夜凉风幽幽,带着淡淡的荷花香气。

我工作的地方,就有一片荷塘,夏日里白天忙碌闻不到香气,到了傍晚,乃至于夏夜,人少了,安静了,忙完了,做下来,有时候会偶遇那清风中的缕缕荷香。


5、

白石幽幽,清泉汨汨,

临水兀坐,已消长日

沈周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意境相应也。

此诗不用翻译,直接映现心灵。白石清泉,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溪山之间,静坐听泉,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之间,互感互应,美哉乐哉!


6、

我爱碧江净,轻舟点破秋,

西风捎发脚,直得不梳头。

我爱那碧绿江水澄澈纯净,一叶轻舟仿佛点破了秋色。秋风轻轻吹拂着我的发梢,这般惬意我甚至懒得梳头。

沈周是把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发挥得最好的。读沈周的画,往往就把王维和沈周合一了。有时候还有庄子,陶渊明,苏东坡的影子相随。

即便是传为沈周的画,仿者也会朝着这个方向仿,沈周就有这样的一种力量。怎么说呢,沈周以及沈周的仿画,共同构成了沈周的整体意象,诗意生活,山水生活,天人之间的间世生活,沈周是一个践行者,是一个好的样板。是几千年来的隐逸者们共同探索共创的山水生活空间。假画之真,就真在这里。


7、

重林高下树青红,

装点人家似画中,

秋色满村藏不住,

隔溪分出一株枫。

沈周

层层叠叠的树林里,高高低低的树木,叶子或青或红。这些树木装点着山村房舍,仿佛一幅美妙的画卷 。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秋色,怎么也藏不住,隔着溪水,还能看到一株格外醒目的红枫。

回到山水本身,回到生命本身,在本源处,那种自然、生命本来的生命力涌动着,是藏不住的。

诗要自己写,画要自己观,人生要自己体验。这份真实,真意,欲辨已忘言。


8.

山径萧萧落木疏,

小桥流水限林庐,

秋风黄叶无人迹,

鸡犬不闻惟读书。

沈周

山间小路上,树叶萧萧飘落,树木显得稀疏。一座小桥横跨溪水,隔开了树林与房舍。秋风中黄叶纷飞,地上不见行人踪迹,听不到鸡鸣狗叫,只传来朗朗读书声。

人间乐事,读书一最。悠哉山林间,闲坐把书读。我的梦想。

春节回家,带了几本书,就想体验这种。负暄静坐读书,体验了。山间读书,因为带娃,少有体验。


9、

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

沈周

意境萧疏,明澈干净,乃天地清况。


10、

一白千山合,清光照胆寒,

小桥沽酒少,步步玉痕乾。

沈周

皑皑白雪,将千山连成一片,清冷月光洒落,让人胆寒。小桥边酒家稀少,每走一步,雪上洁白脚印很快变干。

夏夜与友相对,写画四季之意,春夏秋冬四时气,都在笔墨挥运里。

看画册凡数翻,山水树石,溪亭仙馆,月露风云,谷自为状,期间描写,远背古人,谓为得意,则吾岂敢,然观者或有取焉,当置我于牝牡骊黄之外可也。

弘治庚戌夏六月避暑有竹庄,适性甫遇访,日夕相对,写以赠之。石田老人沈周识。

这本画册我翻看了好几遍,其中所绘山水、树木、石头,溪边亭子、仙人馆舍,还有月露风云等,每个山谷都各有形态。不过这其中的描绘,与古人的画法相差甚远。若要说我对这些作品很得意,我怎敢当呢。然而观看的人或许能从中有所收获,希望大家能不拘泥于表面的好坏,以超脱的眼光看待。

弘治庚戌年夏六月,我在有竹庄避暑,恰逢性甫前来拜访,我们朝夕相处,于是我画了这些并赠予他。石田老人沈周记。

清晨观画,时值春节返沪,在老家也在山林间畅游,余意未消,观画感兴,随品几句,乐哉乐哉!

好,到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