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哈尔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协同指导下,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及哈尔滨市南岗区交通运输和站前管理局的支持下,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启动了“冰雪同行·志愿有我”哈尔滨市“三站一场”助力亚冬会志愿活动。中心联合众多志愿服务机构,统筹调配杰出志愿者,为来哈的外埠游客提供问询引导、多语种服务、应急救护等服务,为亚冬会营造良好的出行氛围,彰显出冰城志愿者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精神风采。

亚冬会即亚洲冬季运动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 ,每四年举办一届。在亚冬会举办期间,志愿者们会在赛事场馆、交通枢纽等多个场所提供服务,像咨询引导、赛事协助、语言翻译等,他们的付出对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和提升赛事体验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身着统一服装。面带温暖笑容,用热情与奉献编织起赛场内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身为哈尔滨市农垦高级中学校的学生肖博冉和他的家长都参加了志愿服务。图中肖博冉正在耐心的为乘客答疑解惑,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乘客感觉回家一样的温暖。他说:每当人们在我们的帮助下顺利出行,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正是这份对志愿者的热爱,支撑着我们在寒冷中坚守。肖博冉和他的家长认为能为亚冬会贡献点力量很有意义!



(图为肖博冉为游客答疑解惑)

来自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郭紫涵正在为大爷查找最优路线。郭紫涵头戴保暖帽子,身着浅色外套,专注地在手机上操作查找路线信息,展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深色厚实外套,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亚冬会期间,郭紫涵凭借热情与专业,为来自各地的人员提供各类帮助,他们的服务不仅为人们的出行等带来便利,也传递着温暖与友好,成为赛事之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为郭紫涵为游客指引方向)

图中是来自燕山大学的武浩天。这张图片呈现了亚冬会志愿者为游客指明方向的情景。武浩天头戴保暖帽子,身穿带有亚冬会标志的马甲,右手指向乘客的目的地,专注地为身旁的游客进行指引,游客侧头认真聆听志愿者的讲解。背景中可以看到大厅的环境和一些往来的行人,凸显出公共场所的氛围。武浩天活跃在各个角落,以专业和热情的服务,为游客及赛事参与者提供帮助,成为传递友好与温暖的使者,助力亚冬会顺利举办。



(图为武浩天为游客指引方向)

图中的志愿者是中国电信同江市分公司的刘宇晴。刘宇晴正伸出右手为身旁的男士指引方向。他的脸上戴着口罩,胸前挂着工作牌,神情专注而认真。被指引的男士穿着黑色厚外套,侧头看向志愿者所指方向。刘宇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平凡的志愿者岗位上默默地付出。他以青春之名,践行着志愿精神,让爱心在冰城传递,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



(图为刘宇晴为游客指引方向)

这些参加工作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志愿工作的热爱,主动肩负起这份责任。他们在亚冬会期间,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活跃在各个服务岗位上,无论是提供路线指引、解答疑问还是协助赛事相关事务,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来自各地的人们提供帮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亚冬会的顺利举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赛会中温暖而可靠的存在。在亚冬会的舞台上,志愿者们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赛事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真诚的微笑、专业的服务,搭建起友谊的桥梁,让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与观众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的付出或许无声,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的身影或许平凡,却铸就了赛事中最动人的风景。

志愿精神在亚冬会的冰雪世界里熠熠生辉,它不仅展现了人性的美好,更传递着团结、友爱与互助的信念。这些志愿者们,是亚冬会成功举办的幕后英雄,是城市文明的生动名片,更是亚洲体育精神的有力传承者。当赛事的大幕缓缓落下,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却永不落幕。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深刻内涵,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让爱与温暖在亚洲大地持续蔓延,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篇章。(记录者:吴晨阳)

责任编辑:吴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