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方案》。该方案提出,河北省将整合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落实各自职责任务,完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省、市、县、校上下贯通推动的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模式。据了解,2026年12月底前,各县(市、区)“教联体”将实现100%全覆盖。

  根据方案,省级教育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召集负有协同育人责任的相关部门,成立河北省协同育人“教联体”。同时成立河北省“教联体”发展中心,作为省“教联体”工作研究、推进及示范性活动承办单位。

  市、县参照省“教联体”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结合地方实际,推进本地区“教联体”建设。各中小学校将发挥主导作用,持续加强以学校为中心,涵盖家庭、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等育人主体的学校“教联体”建设,营造良好教育“微生态”。

  河北省还将实施平台建设提升行动。建强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突出未成年人教育功能,形成省实践育人平台资源目录,绘制资源地图。并将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探索创新家校社联合的社区育人模式,推进“社区协同育人书院”建设,完善协作机制,丰富学生校外公益类教育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优化社区育人环境。

  方案提出,河北省将实施资源建设赋能行动。建强学校、社区家教指导服务队伍,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师,每个社区家教站点配备必要师资队伍。

  河北省将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丰富创新协同育人活动载体,实现“教联体”从“联”到“动”,切实推动协同共育。方案还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一地一品”“一地多品”打造“教联体”特色活动品牌,营造协同育人良好氛围。

  (萧嘉)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09日 第04版

作者:萧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