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教育方式是自力更生,家里能提供的帮助不多。寒门出贵子就得依靠自己努力学习。然而这两年,有些人意识到家庭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随后渐渐出现了一种托举式教育方式,孩子以父母打拼下来的资产为基础,站在比别人更高的平台上。

据说在上海本地,已经流行资产在9个零以上的A9家庭互相联姻。不过普通家庭的孩子毕竟占大多数,如果只想通过学习这条路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做呢?AI的回答竟然格外人性化。



年收入仅20的家庭,孩子怎么出人头地?DeepSeek给出意料之外的回答

很多985毕业生想要进入大厂,因为在校招时与大厂签约,很容易被承诺年薪百万以上,但这样的情况在上一代家长那里颇为罕见。我们得承认,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在教育方面毫无负担地支出。

此前有一个统计表明,如果家庭财富年收入在三四十万,就已足够支持一个孩子正常上大学、考研究生并顺利毕业找工作。其实单算教育费用并非那么吓人,关键是如何进行教育。



若把条件再降低一些,一个家庭年收入只有二十万,那这肯定算是非常普通的家庭了,这样的家庭能给自家孩子最好的托举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抛给如今大火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它给出的回答超出了家长们的想象。

原以为托举一个孩子步入正轨,通篇会谈论的都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似乎又是那套鸡娃思想,认为若起跑线就输给其他孩子,这辈子就难以再超越他人。然而DS只给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和一个最实在的建议,着实高明。



这三个方面的意见其实都与教育相关。第一条是把家变成一个安全基地,因为这位提问者的孩子才4岁,涉及的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而是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所以把家庭环境营造好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点是针对培养孩子的个性,要让他有小草般的生命力。这点笔者也觉得非常有用,如果家庭财富充裕,学生含着金汤匙长大,即便不受苦也能过得很好,他不一定非要从吃苦耐劳中才能领悟学习的真谛。



AI能给普通家庭最实在的建议,就是不要盲目卷教育

然而普通家庭的孩子若真的一点苦都不吃,就有可能忘本,不明白父母让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看到有资本的孩子无所顾忌,自己也开始放纵,那就糟糕了。第三点挺出人意料的,不是让家长过于勤快,处处教导孩子,而是要适当偷懒。

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说未来的新中考、新高考都要考查学生将识记和书本知识点相结合的能力,所以从小培养这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Ds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网络上有很多制造教育焦虑的博主,能看到海淀妈妈为让孩子上好小学,花费上百万买老破小。孩子还没上学前班,识字量就已很惊人,还有一些网红博主成天带着孩子见世面。

这些教育方式固然令人羡慕,但背后都需要资金支持,这并非普通家庭的优势。普通家庭最大的优势其实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放下焦虑、回归自然,拥有应有的童年,同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并且家长要做坚强的后盾,让孩子明白,即便他考试考砸了,在学校闯祸了,父母也会永远在背后支持他。有这种底气的孩子,比上任何早教班都有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