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瓦辛格说出那句经典台词——You are fired,你被炒掉了——的17年后,鹞式战斗机,终于也迎来了自己被炒掉的命运。



2010年12月,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宣布,他们将在2011年前退役全部的鹞式战斗机,转而采用更新也更强大的洛克希德·马丁F-35B闪电II战斗机。



哎,曾经的小甜甜,如今是连牛夫人都不如了。72架退役的鹞式被打包卖给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当备件,你们猜,卖出的价格只能换回来几架F-35B?

两架不到,是不是很惨。所以呀,再辉煌的日子也有结束的时候,人生不也这样吗,辉煌时千呼万唤,平淡后人走茶凉。今天,我们就浅聊一下鹞式的前世今生。



鹞式战斗机由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在1960年代开发。彼时,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在探索垂直与短距起飞技术的可行性,因为有了二战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了,传统喷气机需要使用到的混凝土跑道在战时极容易受到攻击。谁能先摆脱它,谁就能先获得制空权。于是各种尝试齐上阵,它们包括旋转翼上的发动机、升力风扇和独立的升力喷气发动机等等,尽管这些尝试大多失败,但它们也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鹞式战斗机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成功的垂直起降设计。它最初设计用于在简易基地如停车场或森林空地上起降,后期则被改装用于航空母舰。



鹞式战斗机的成功关键在于其独特的飞马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具有可旋转的喷嘴,允许喷气推力的方向改变,使飞机能够垂直起飞、悬停和垂直降落。



它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操作,是降落在一艘集装箱货轮装载着的一辆白色面包车顶上。当然,那是个意外,我也讲过那个故事。



让鹞式真正崭露头角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28架鹞式在空战零战损的情况下干掉了阿根廷包括法制“幻影”在内的各型战斗机21架,自己只在地面炮火和事故中损失了6架而已,创下了当时空战史中的最强纪录。

于是,鹞式战斗机在公众和军界中声名鹊起,被誉为英国航空设计的象征。马岛战争之后,鹞式战斗机继续在波斯尼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参战,证明了其战斗力和多用途性。第二代鹞式II在这些冲突中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现代战斗机中的地位。鹞式战斗机不仅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起降,甚至还能在起落架也放不下来的情况下降落,这种卓越的操作灵活性使其在各种战斗环境中都能胜任。



然而,鹞式战斗机并非没有局限性。它在垂直起飞时无法满载,需要短距离起飞以携带足够的燃料和武器。此外,虽然鹞式战斗机在灵活性上无可匹敌,但它无法达到超音速飞行,且载弹量和航程也有限。而且,进入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将鹞式卡得死死的,你们知道我说得是什么吧,请把它打在弹幕上。所以退役,成了必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