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50没有正式公开定名,歼36也没有,型号名称都是外界推测,但是至少可以先用这两个名字来代称两版六代机。比较一下细节,将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发现它们的功能特征有很大不同。

(1)沈飞版的歼50飞行速度可能更快

从空气动力学的精妙布局中,不难窥见其追求极致速度的野心。飞行速度不仅是由发动机决定的,和机型设计也有很大关系。沈飞版六代机的机翼后略角度较之成飞版更显凌厉,仿佛是为了突破音速的枷锁,而精心磨砺的锋刃。其实比如像攻击11大型无人机的机翼后略角度更大。要知道,当飞机要突破音速马赫波的时候,机翼角度必须来的更大,否则的话飞机的翼尖要经历巨大震动,扛不住要损伤,所以机翼要做的更小。这说明沈飞版的歼50战机的设计希望飞出更高的速度。

去年12月26日出现了歼20伴飞成飞版六代机,可在1月20日六代机居然已经出现编队飞行。其技术试验的进步之神速,令人咋舌。



(2)成飞版歼36的载弹量和续航能力更大

继续对比可以发现,歼-50 的尺寸和双引擎后掠翼配置更为传统。相比之下,歼-36明显比与其并排飞行的歼-20S 战斗机个头要大得多,而且除了下部有两台发动机外,其尾部似乎还配备了第三台喷气发动机。迄今为止,没有一架作战飞机拥有三台前推力喷气发动机。歼-36 采用三引擎的独特配置可能是为了拉动其巨大重量而产生更大推力,或者为进行超音速巡航服务,也可能是为了升得更高。要知道,战斗机飞得高,在打击对手方面优势更大。歼-36 机身很宽敞,说明其内部燃料和武器容量不小,既是炸弹卡车,又有令人艳羡的超长续航能力。此外,有人分析歼36的蒙皮是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0.2厘米的复合材料,非常轻,未予查证。要知道传统美军战机隐形涂层较厚重,像F35涂料厚度达2厘米,据说增加了250到600公斤的重量。



(3)两者特征差异背后透漏的信息

这样的现象和设计定位有关,成飞的研发首要是搞空军战机,性能要为夺取和运用制空权服务,比如像歼20就是成飞搞出来的。歼20有不同型号,但是没有舰载版,也没有那种计划。对空军战机的要求当然是需要飞得远,飞得高,火力强,载弹量大,机动性强。沈飞的研发活动不同,首要是开发海军舰载机,像歼35就是沈飞的杰作。歼35开发方案从一开始就是能和歼20配合作战的较轻的五代机为发展定位,也是要对标美国的短距起降舰载机F35B,因此也是把舰载机作为发展定位之一,所以歼35的系列型号也和F35一样分空军版和舰载版。舰载机是航母为支撑它行动的平台,需要速度快,机身相对轻巧便于起降。显然,歼36和歼50就是分别遵循这两个发展方向,一个主要奔着空军去的,另一个奔着舰载机去的,给未来核动力航母用。

中国的战机研发早已不再是根据现实需要来一款款的上项目,而是有一个全面的整体规划,有系统的发展战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