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月都是年,虽然从初八以后,我们的生活便开始逐渐回归到日常,但年依然在进行着,一般要到出了正月才算真正过完。既是过年,那么在这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有着诸多的习俗,彰显着各自的不同之处,也让年这个传统大节显得意义深远。
在整个过年期间,拥有着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夕,初一,破五,还有十五元宵节……作为过年期间的一个特殊节日,从正月十一开始便要为元宵节做准备,并且在这天有试灯的习俗,而到了正月十二,这天也有要完成的内容——选购灯笼,搭盖灯棚。这意味着元宵节越来越近了,节日氛围也越发浓郁了起来。
当然在元宵节前后的这几天,除了与元宵节有关的习俗,每天当中还有特定的内容,比如十一为子婿日,眼下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也有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老鼠日”这一主题。一直以来,老鼠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困扰,其属于杂食性动物,经常乱啃乱咬,不仅会糟蹋粮食,我们家中的衣物,书籍,以及家具等任何物品几乎都是其啃咬的对象,所以一旦家中进了老鼠,那么不仅粮食不保,还会带来很多潜在的灾祸以及财物损失。所以在日常生活里,人们都要想办法消灭老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有了正月十二“老鼠日”,届时民间会通过藏剪刀,收旧鞋子,烤老鼠火,捏老鼠嘴等习俗,以示将老鼠赶走灭光,从而过上平安无灾,万事顺利,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在过年期间体现了非常浓郁的传统内涵,在正月十二“老鼠日”这一天的吃食讲究也特别有趣,总结起来便是“正月十二3不吃,灾不出门财易丢”,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是哪3样食物吧,延续传统,图个好兆头,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疾,财源滚滚。
第1样:饺子
除夕吃的是更岁饺子,初五吃的是破五饺子,初十吃的是祈福饺子,那么到了正月十二也要吃饺子,这一天不为祈福,也不叫“饺子”,而是称为“捏老鼠嘴”,在包饺子的时候有个捏的动作,人们希望这样可以把老鼠的嘴巴死死捏住,从而不再乱咬东西。手巧的人们还会特意捏成老鼠的样子,有嘴巴,耳朵,尾巴,眼睛等,栩栩如生。由此也更加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家中一年没有老鼠,远离鼠灾。
推荐吃法:玉米鲜肉饺
1、葱段和新鲜的姜丝各准备点,浸没在水中,半个小时以后,其精华都溶于汤汁。
2、适量的鲜肉做成馅料,先把料水淋到里边搅拌匀,再继续加酱油,白胡椒,盐调整味道。
3、一些水果玉米粒备好,另外再切一点胡萝卜碎,烧些葱油。
4、食材都放进鲜肉中,继续调好味道即可。
5、馅料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包了,这一天的饺子一定要捏得牢牢的。
第2样:小米粥
小米粥也是正月十二这天的特定食物,称为“迷老鼠眼”。小米的颗粒比较小,宛如风沙一般,所以人们在这天喝小米粥,来象征将老鼠的眼睛迷住,这样其就看不到了,也就不能到处糟蹋食物,破坏物品了,从而避免财物损失。
推荐吃法:小米雪梨粥
1、准备新鲜水分足的梨一个,清理掉皮与核之后,仅保留果肉切小丁。
2、小米,糯米以及大米各取一点,混合洗净后,加水泡三十分钟左右。
3、继而把梨放进去一起煮,上汽之后十分钟就熟了,然后加点枸杞搅匀,便可以开始享用了。
第3样:炒花生
正月十二的晚上,人们还要特意炒花生来吃,在炒的过程中,锅里会发出噼啪的响声,人们希望借此能够“炒(吵)聋”老鼠的耳朵,同时花生的形状圆圆的,又像老鼠的眼睛,所以咀嚼花生的过程又被视为“嚼老鼠眼”。总之这一天的内容都在围绕着“灭鼠消灾,保护家中财物不丢”而进行。
推荐吃法:炒花生米
1、先将适量的花生米放到宽水中,搅拌几圈,滤出水,顺便将杂质带出。
2、锅里放一点油,同时加几粒花椒一起炒香,这样炒出的花生米更香。
3、将其中的水分控掉后倒进锅里,要用中小火加热,铲子不停翻动,以使其受热均匀。
4、一直炒到其颜色加深,有花生米裂开,发出噼啪的声音,这时候就熟了。
5、将其倒入碗中,先淋一点白酒快速拌匀,然后再撒小半勺白糖,一勺盐,继续拌匀,这样的花生米又香又脆,凉了也不返潮。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