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不出正月都是年”,正月里几乎每一个日子都颇有讲究和说法,并且有着有趣的年俗传统,明日正月十二就是一个这样的日子。
正月十二正是临近正月里又一个高超,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因此在正月十二民间有搭灯棚为正月十五做准备的习俗,并且正月十二还是消除害人的老鼠的节日,这天在民间也被称作“老鼠节”。
老鼠不仅偷粮食还传播疾病,所以老鼠是特别让人憎恨的动物,人们通过正月十二这“老鼠节”,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去病无灾和不丢财,所以这正月十二的年俗传统讲究还真不少。
明日正月十二“老鼠节”,记得:1不动,吃2样,3不做,年俗传统别丢。
明日正月十二,记得“1不动”
正月十二人们比较忌讳听到“咔嚓”的声音,因为这是老鼠啃东西时发出的声响,而这天大家通过捏老鼠嘴和烧老鼠洞等习俗来寓意消灭老鼠,所以这天是不能动剪子的,因为剪子合拢的声音就跟老鼠吃东西的“咔嚓”声很像。
正月十二不动剪子其实也是挺有道理的,毕竟这个时候正处于过年期间,家里的针线活很少,而这个时候临近正月十五,正是家里的孩子最兴奋的时候,剪子这样的锐器藏起来不让孩子乱动,也有防止危险的寓意。
明日正月十二,记得“吃2样”
一,疙瘩汤
正月十二民间讲究喝疙瘩汤和糊涂来糊住老鼠的眼睛,其实这个时节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喝点暖身和食材丰富的疙瘩汤,正好暖身暖胃,也可以梳理一下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多了的肠胃。
推荐菜谱:口蘑肉丁疙瘩汤
1.口蘑刷洗干净后切成片,小白菜摘洗干净,土豆去皮后切成小丁,五花肉切成丁。
2.锅中入油下入肉丁煸炒出油脂,下入葱姜蒜爆出香味,烹入料酒后下入口蘑和土豆丁煸炒均匀,烹入少许一品鲜酱油炒匀后添汤。
3.面粉中打入鸡蛋,然后用筷子搅拌成均匀的小疙瘩。
4.锅中汤开以后,加入盐调味,把调好的疙瘩均匀的入锅,并且用手勺推散,避免相互黏连。
5.锅中加入胡椒粉和香油调味,打入鸡蛋液拌匀,撒入青菜叶搅拌均匀后即可出锅享用。
二,豆子
豆子在民间有着“结缘”和“聪明”的寓意,正月十二吃豆子,有利用炒豆子的噼啪声吓走老鼠的寓意。
推荐菜谱:松仁玉米豌豆粒
1.豌豆粒泡发后煮熟清洗干净,玉米罐头沥干水分备用,松仁过油炸至酥香后盛出。
2.锅中留底油爆香葱姜蒜,下入玉米粒和豌豆粒翻炒均匀,烹入料酒后加入少许白糖炒至白糖融化。
3.锅中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翻炒均匀后下入炸好的松仁,炒匀后即可出锅享用。
明日正月十二,记得“3不做”
一,不扔家里的瓶瓶罐罐
正月十二在民间有扔旧鞋的习俗,寓意就是驱除病邪,而很多地方还讲究把这旧鞋给烧了,取个把烦恼和病邪都消除的寓意,因此这天很多人家会扔垃圾和旧鞋。
但是正月十二是不适合扔家里的瓶瓶罐罐的,因为正月十二也是讲究圆满的日子,这样扔瓶瓶罐罐摔碎了,有破坏团圆的不好寓意,毕竟这天是搭灯棚的日子。
二,一个人不挂灯笼
正月十二也是搭灯棚和挂灯笼的日子,但是搭灯棚和挂灯笼都需要上高和有人配合,而且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做保护 否则出现意外就得不偿失了。
挂灯笼和搭灯棚都讲究个成双成对,因此一个人搭灯棚和挂灯笼,这显得不够喜庆,所以搭灯棚和挂灯笼时记得要双人以上配合着来干,这样才显得喜庆。
三,夜晚出门后别晚归
正月十二开始晚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而且在民间有正月十二晚上出门烤火,以及走一走看别人家挂的灯笼找福气的传统。
但是,正月十二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这个时候不适合在外面待的过久,所以正月十二的晚上,还是记得早点回家别晚归。
正月十二是年俗传统颇多的日子,记得:1不动,吃2样,3不做,年俗传统别丢了,图个家业兴旺财不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