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乃堆拉
周湖平口述、朱胜恒整理
西藏亚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乃堆拉,尤如一把利刃狠狠的挿在敌人心藏。1967年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就是紧紧围绕乃堆拉山口展开的。
1962年,中印边境之战,我军以强大的绝对优势碾压印军,给了印度尼赫鲁政府和他背后的主子狠狠的当头一棒。但他们仍未吸取教训,贼心不死,自英迪拉.甘地继位后,从1965年开始,不断在边境惹事生非,把我军不开第一枪视为软弱可欺。特别是在1967年,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认为有机可乘,从而进一步加大谋划武装冲突,制造流血亊端,到了9月,印军的疯狂到达顶点。
为粉碎敌人企图,及时应对边防紧急突发事件,我们16团5连奉军区命令,由连长张童生率队配属亚前指,配合友军完成杀敌固边的艰巨任务。
9月13日,我军阵地炮弹告急,前指31团副参谋长现场命令我们班:火速运弹药上乃堆拉。时任“钢二班”第四任班长的我深知时间就是胜利,于是紧急带领全班七台车去库房装车。由于炮弹数量较大,副
参谋长又拦下五班韩治礼战友的车 ,严肃的对我命令到:这台车马上就地卸白菜装炮弹,加入到你们班战斗序列,隶属你指挥。(当时连长执行其它任务不在现场)装车速度非常快,待八台车全部装载完备,我们立即按战前预案有条不紊,临危不乱,车辆依序用最快速度向乃堆拉进发。
乃堆拉,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东南部,海拔4730米,藏语意为:风雪最大的地方。山顶终年积雪,山高低氧,山路陡峭,路面狹窄,弯多路险,崎岖不平。
我带队走最前面,安排韩治礼走倒数第二,最后由副班长林大双收尾。当时天亮不久,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整个乃堆拉雨雾弥漫。我们在大雾掩护下,经过一个多小时后,刚进入距一号阵地三、四百米严控地段,就遭到敌人的机抢疯狂扫射,公路上弹花飞舞,危险无处不在。转过右弯有一山崖隔挡,比较隐蔽。此时,有位31团司令部参谋从灌木丛林中跑出来,指挥我们就地停车卸弹。因为前方路段属开阔地,公路全部暴露在敌火力控制下,有一辆运送伤员的救 护车不幸被敌弹击中,横挎在公路上堵塞了道路无法通行。步兵战友分头火速卸车,将弹药堆放在隐蔽处。
卸完车,我立即命令全班战友相互指挥,在狭窄路面上倒车调头。由于我们班在全军军事大比武时,不畏寒暑刻苦训练,在比武中勇夺驾驶第一名并荣立集体一等功。精湛的驾驶技术,在这特殊时期、特殊路段上我们的过硬作风和驾车本领经受住了战斗考验,今天,终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调完车头,我命令后车变前车,拉开车距,注意防弹,火速下山。不料此时山上刮起了阵风,风吹雾散,我们暴露了,敌人枪炮疯狂起来。突然,一发炮弹在韩治礼车左方爆炸,至使他头部受重伤。在英雄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忍着剧痛,咬紧牙关,凭着顽强意志,硬是坚持将车开行十几米,安全停放在一山沟漫水滩处,给后面车辆让开了道路,从而保障了后续车辆能顺利通行。
这时我变成收尾车走在最后,当看见韩治礼的车很不正规的停在路边,我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顾不上随时有遭遇敌炮攻击的危险,立即下车查看。只见他满脸鲜血,双手还紧握方向盘,头歪在方向盘上,已经光荣牺牲在自己的战斗岗位——汽车驾驶室。
我急速下山,满怀悲愤的向连长张童生报告情况。此时,连长已从先下山的战友处得知了消息,但不确定具体情况。当我报告说韩治礼战友己光荣牺牲,在场战友无不义愤填膺,恨敌切骨。
利用我方强大炮火碾压敌人的宝贵时间,连长张童生带领我们将韩治礼烈士接下山。战友们满怀悲痛、崇敬、难舍的心情清洗烈士遗容,整理烈士遗物。我去河边清洗韩治礼衣物时,发现军帽顶上有一窟窿,那是罪恶的弹片从韩治礼战友左太阳穴贯穿头顶所至,连驾驶室顶也被击穿。最感人的是有两位藏族阿佳拉(藏语意为:妇女。)边凄惨的呼唤“玛米呀……玛米呀……”一边用嘴、用舌尖一点一点,一点点的舔干净烈土头上的斑斑血迹。此时此景真让人心碎,让人动容,让人泪奔,这一幕至今都还历历在目,使我今生难以忘怀。几位藏族老阿妈缓缓地围着烈士转圈,手里摇着转经筒为烈士致哀祈祷,在场的战友们无不泪流满面,悲愤欲绝。
烈士遗体被安放在工兵连,棺材是由工兵连战友用上等优质木材制做的。由于是战时,追悼会从简。我们全体战友在韩治礼烈士遗体前脱帽默哀三分钟后入棺告别,然后由工兵连运送安葬于日喀则烈士陵园。(后转葬于拉薩西郊烈士陵园)
战后,韩治礼被追认三等战功。每年清明节,我们班的战友都要去给韩治礼战友扫墓,还特意献上他生前最爱吃的鲜肉包子,以寄托我们的哀思!他是因战场需要而紧急调入“钢二班”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奋勇拼博,勇往直前!
怀念乃推拉!
致敬最可爱的人!
韩治礼烈士永垂不朽!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初心永恒:本名朱胜恒,1968年入伍,服役于西藏56101部队,1980年退出现役,2012年退休在家。喜好音乐,酷爱文学,性格开朗,为人忠厚,终生为曾是汽车十六团的兵而自豪。
作者:初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