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场新春开年大戏正在紧锣密鼓地上演,主角正是汽车厂商和消费者。
撰文丨MANGO
责编丨DAN
设计丨PinZow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天有多达十几家汽车品牌官宣“一口价”或者是提供“5年免息”的金融政策,大力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但轱辘哥获悉,有不少打算买车的消费者都在好奇,这其中是否有隐藏的套路?选择哪一种购车方式更划算?
01
一口价,变相官降
自从价格战白热化以来,推出“一口价”营销策略的汽车品牌真不少。从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MG,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都纷纷给出前所未有的价格诚意。
就以刚宣布“一口价”的广汽丰田为例,旗下车型锋兰达(参数丨图片)的原官方指导价为12.88万元,而全新“一口价”则为8.98万元起,相当于直降了近4万元。还有吉利第4代帝豪也在近日宣布“一口价”,其手动挡车型售价4.89万元起,自动挡车型售价5.89万元。作为参考,其原起售价分别为6.29万元和7.29万元,算下来直降了1.4万元左右。
可以看到,汽车品牌给出的“一口价”,大多数都比指导价便宜了1万元到4万元,相当于官方直降,消费者买车确实优惠了不少。另外,官方“一口价”的好处是无需消费者和4S店销售斗智斗勇,价格透明,消费者买车不用担心被“看菜下碟”。
不过,“一口价”是否最优惠还有争议。部分车型在终端本来就有较大的优惠幅度,此次官方“一口价”是把优惠放在明面上宣传。但不同车型在不同地区的促销优惠本就不一致,部分4S店也会有额外的购车政策。因此,消费者买车仍需货比三家,在“一口价”的基础上再争取多一些价格、赠品优惠。
02
“5年免息”划算吗?
有买车经验的消费者都知道,不少4S店都会劝消费者选择贷款买车而不是全款购入,甚至还会给出更高的终端优惠吸引消费者。原因在于消费者选择贷款买车,金融机构可以额外收取利息、手续费,但最终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那么,最近汽车厂商主打的“5年0息”购车政策,对消费者来说是否划算?其中会有哪些套路?据轱辘哥了解,在没有额外的服务费、额外的购车条款下,以及最终落地价不高于其他方式付款的前提下,选择“5年0息”是相当划算的。
尤其是对于预算不太充足的消费者来说,“5年0息”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缓冲时间,可以让消费者提前购入心仪的车型。如果预算较为充足,选择“5年0息”也可以令手头资金变得更加灵活,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在钱不断贬值而月供固定的大环境下,保留更多购车预算也在变相赚钱。
当然,购车还是要量力而为,“5年0息”只是省下了一大笔利息,过高的贷款还是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为了面子而盲目选择超出能力范围的豪车。
03
“收割”消费者,汽车厂商各出奇招
无论是“一口价”、“5年免息”,还是送保险补贴、送终身质保等等,本质上都是汽车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为了提升销量而各出奇招。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不少车企都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仅有比亚迪、长城、零跑等少数车企实现了盈利增长。为了保障企业能够健康运转,为了继续留在牌桌上,不难预见2025年又是一次更为猛烈的价格大乱斗,直至把对手淘汰出局。
从好的方面来说,汽车厂商的危机意识越强,释放的诚意越充足。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越来越低,获得的购车优惠、购车性价比就越高。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车型,消费者无疑是赚到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无止境的价格战损害的是汽车厂商、汽车经销商以及汽车供应链上每一环的利益。当每个环节都在亏本,最终造车链条崩塌,消费者也会被波及。因此,买车不能只看价格,更要关注汽车安全、汽车性能,否则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汽车厂商推出“一口价”、“5年0息”、“保险补贴”、“3年0息”等种类繁多的购车优惠背后,是车企应对价格战的无奈之举。加上“以旧换新”补贴,现在买车几乎是“地板价”了。按照当前的汽车消费趋势来看,降价潮还会延续下去,越晚买车越优惠。作为精明的消费者,你是“买涨不买跌”还是看好就买?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购车看法!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y车轱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