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刺激销量,新势力们终于掏出了“金融大招”。
目前,已有特斯拉、智己、理想等品牌,推出“5年0息”的金融优惠方案。甚至还有车企推出“0首付0息”的政策,为想要买车,但一下掏不出那么多现金的潜在用户,降低了购车门槛。
然而,被吸引的不止普通消费者,还有诈骗团伙。
给1万元酬金,借身份证一用,借不借?
如果有人抛出上述诱惑,别以为财神降临。一旦上钩,就成了他们口中的“猪仔”,等待你的或将是牢狱之灾。
2024年12月,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经侦大队成功破获了一起涉及汽车贷款的诈骗案件,抓获了十余名犯罪嫌疑人,涉及诈骗金额高达210余万元。
该案揭示了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即通过“有偿使用身份证”的诱惑,利用普通人身份,购买豪华汽车后进行倒卖,骗取车贷并逾期不还。
这种案件并不孤立,过去一年在各地都时有报道。
去年9月,某地曾打掉了一个跨12省25市的团伙,涉案金额1370多万。7月,广州另一42人团伙,涉案竟然8000万。去年底,天津打掉的跨省团伙嫌疑人达到53人,涉案金额更是上亿。
那么,近来被金融机构视为“香饽饽”的购车贷款业务,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漏洞?《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带你一起拆解购车贷款的“黑色链条”。
看似环环相扣
第一步,由操盘手找到“背债人”,也就是内部常说的“猪仔”或“猎物”。
用有偿出租身份证作为诱饵,借用身份证。一般完成整个骗贷流程,“背债人”会获得几千至上万不等的报酬。
“背债人”除了交出身份证,偶尔配合签字、刷脸、录视频,别的什么也不用做。
但“背债人”需要有些非常明显的特征: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低、缺少认知等等。
划重点:“背债人”必须还要满足“空白且良好的征信记录”这一条件,这是“背债人”的必要条件。
第二步,“融资公司”出场,他们为“背债人”伪造职业、身份、收入、银行流水,包装成有能力贷款买车且还款的消费者,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
有些“融资公司”还要求“背债人”有驾照,甚至还为他们做言谈举止突击培训,为面对银行审核时,提升通过率。
第三步,操盘手往往还买通经销商售车员,以更改车型、虚开车辆发票、购买高额保险等方式,骗取更高额度的贷款。
而等融资款项到账后,又将发票红冲,并退还高额保险,销售人员从中提供便利。
在经营业绩下滑的压力下,不少汽车经销商销售人员难抵诱惑,成为犯罪链条中的一环。
第四步,新车会被卖给二手车商。虽然这辆车处于抵押状态,无法过户,但由于犯罪团伙给二手车商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有贪便宜的车商们也愿意收。
第五步,钱款到账后,犯罪团伙还会还1-3期月供,延缓骗局被识破的时间。而等时机成熟,犯罪团伙会营造出因突发紧急情况导致无力还款的民事经济纠纷假象,拒不偿还剩余贷款。
至此,骗局走完了所有流程。
从法律角度来看,大额贷款最终还是落到了“背债人”的头上,为了拿到几千上万元的“报酬”,结果可能背上数十万元的贷款和刑事处罚。
而真正的幕后主使以及最大受益方,“融资公司”和操盘手,往往躲在背后。
实则破绽百出
从法律角度来看,大额贷款最终还是落到了“背债人”的头上,为了拿到几千上万元的“报酬”,结果可能背上数十万元的贷款和刑事处罚,下场惨重。
而真正的幕后主使以及最大受益方,“融资公司”和操盘手,往往躲在背后。
拿已经破获的一起案件作为参考:
涉案汽车原价34.98万元,支付15%首付5.247万元,贷得29.733万元。最终该车以28.5万元的价格由“操盘手”陈某通过销赃中介卖给二手车商,“操盘手”陈某获利13.2万元,获利最多。
“猪仔”李某非法获利1.6万元,“猪仔中介”张某非法获利5万元,销赃中介吴某非法获利5000元,甚至连融资公司都要分走3.3万元。剩余的资金被陈某用于支付其他“进件”中的垫资、利息及中介费用。
骗贷这条产业链,从“背债人”到二手车商,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经不起推敲。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审核车贷时的警惕性与执行力在变强。放款后,机构会紧盯钱款流向以及抵押流程,甚至还会不定期核查车辆的所有权归属,确保在机构的掌控中。
其次,车辆带着抵押,因无法过户,几乎不能在市场流通。即便有车商收购,也只能以极低的价格交易,这无疑增加了骗局的成本。
而二手车商明知其为无法过户的“黑户”车辆,仍然强行收购,涉嫌违反《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损害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有权要求债权人归还抵押物,或者要求法院确认债权人的行为无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时,“背债人”、汽车经销商销售人员,也要分走一部分赃款。而如果此时骗局被识破,那么操盘手只能结清贷款,赎车认栽,之前分走的利润却无法追回。
甚至还有操盘手铤而走险,伪造银行等借款机构出具的贷款结清证明,到车管所办理解抵手续。但由于车辆合格证、购车发票等核心资料都在银行手中,操盘手伪造资料,增加了被发现的概率,一旦东窗事发,车辆可能会被立即扣押,从民事责任升级为刑事责任。
由于链条太长,涉及人员众多,即便没有外部力量的打击,犯罪集团内部也可能会因为分赃不均导致内讧。
例如,“背债人”在知道整个骗局流程后提高要价,从几千元变为几万元,而融资公司和经销商销售人员,也可能会因为获得报酬的多少,与操盘手产生争执,甚至反目成仇。
骗贷背后,并非偶然。
从公安机关提供的资料显示,这种骗贷的犯罪模式兴起于2018年。
而在2017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大幅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及二手车贷款的首付比例,其中,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原先的70%调整为85%,二手车贷款这一比例由原先的50%调整为70%。
换句话说,一下宽松的政策,虽然方便了消费者购车,却为个别骗贷者提供了更低的骗贷资金成本。
尤其是伴随“5年0息”这样的金融刺激政策,给到骗贷者更大的盈利空间,同时简化了骗贷手续。在支持普通消费者购车的同时,也等于变相增加甄别骗贷的难度。
不过,宽松的政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坏账的增多,但如果借款机构在细节上把控不够,那将产生很大风险。
相信未来金融机构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贷款审核。
第一,加强贷前审核。增加造假成本,降低造假收益。
第二,借助第三方平台信息。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与能力。
第三,加强贷后管理。通过当下流行的物联网与车联网技术,实现抵押车辆的实时监控。
当然对放款机构来说,上述每一项措施的执行,都意味着成本的升高。
结语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汽车贷款欺诈行为,一般会判处5年以内有期徒刑,同时会被要求缴纳2-20万元不等的罚金。
而如果数额特别巨大,亦或是存在其他严重违法行为,量刑标准将提升至5-10年。同时需支付5-50万元不等的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个骗局的核心主使是操盘手,但由于“背债人”违法有偿出借身份证件,也要面临刑事责任。
并且,因为出借身份证导致的贷款偿还和违约问题,同样需要“背债人”来承担。
千万别因为眼前利益,后悔终身。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