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质网》发布了2025年1月的汽车投诉榜单。数据显示,1月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1875宗,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15.5%。尽管投诉量整体下滑,但投诉涉及的车型数量仍高达893款,其中投诉量达两位数(含)以上的车型有224款。从投诉榜单来看,自主品牌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而“系统升级问题”成为车主投诉的焦点。


自主品牌占比过半,吉利汽车成投诉“重灾区”

在1月车型投诉TOP30排行榜中,自主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吉利汽车成为投诉量最高的品牌。吉利旗下两款车型博越和星愿分别以186起和45起的投诉量位列榜单第一和第十。博越的主要投诉问题集中在“变相收费”和“仪表故障”,而星愿则因“不按约交车”和“定(订)金纠纷”引发车主不满。值得注意的是,星愿的投诉量虽较去年12月的292起大幅下降,但仍反映出吉利在交付环节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此外,长城汽车旗下哈弗H6也因“系统升级问题”和“影音系统故障”被投诉至榜单第八名,投诉量为52起。多名车主反映,哈弗H6的车机系统长期无法OTA升级,导致了导航版本老旧、蓝牙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作为曾经连续108个月蝉联中国SUV销量冠军的车型,哈弗H6在智能化体验上的短板显然与其市场地位不符。


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车型也登上投诉榜单,包括UNI-T、CS75 PLUS、UNI-K智电iDD等,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系统升级问题”和“变速箱顿挫”。广汽传祺GS8则因“影音系统故障”和“系统升级问题”被投诉。总体来看,自主品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需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进一步提升。

合资品牌问题频发,日系车企投诉量居高不下

合资品牌方面,日系车企成为投诉“重灾区”。一汽丰田旗下锐志、RAV4荣放和亚洲龙三款车型均进入投诉榜单前十。其中,锐志因“仪表台开裂”和“部件老化”被投诉至第六名,RAV4荣放则因“系统升级问题”和“车身生锈”位列第七。亚洲龙则因“出售问题车”和“发动机/电动机故障灯亮”引发车主不满。一名2024款亚洲龙双擎2.5L XLE尊贵版车主投诉称,提车后发现车联网上有购车前的通话记录和蓝牙连接记录,质疑4S店出售展车。


东风日产旗下天籁、东风本田思域、广汽本田飞度和皓影等日系车型也因“系统升级问题”、“影音系统故障”、“转向系统卡滞”等问题被投诉。此外,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因“冷却系统故障”和“部件开裂”登上榜单。日系车企在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传统优势似乎正在被智能化短板所抵消。


美系品牌中,上汽通用雪佛兰和别克成为投诉焦点。雪佛兰迈锐宝XL因“灯罩裂纹或变形”和“挡把总成故障”被投诉至第三名,投诉量达105起。别克旗下君威、英朗、威朗和昂科威也因“无法启动”、“转向系统异响”等问题登上榜单。德系品牌方面,一汽-大众宝来和迈腾因“变速箱电脑板故障”和“轮胎开裂”被投诉。

“系统升级问题”成投诉焦点,智能化体验亟待提升

从投诉类型来看,“系统升级问题”成为1月车主投诉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多款车型因车机系统无法OTA升级、导航版本老旧、影音系统故障等问题被投诉。以哈弗H6为例,多名车主反映购车两年多未收到任何OTA升级推送,导致车机卡顿、功能落后。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暴露出车企在智能化技术上的投入不足。


此外,变速箱顿挫、发动机故障灯亮、转向系统异响等传统质量问题依旧存在。例如,长安UNI-T、UNI-K智电iDD等车型因“变速箱顿挫”被投诉,而别克君威、英朗等车型则因“无法启动”和“转向系统异响”引发车主不满。

投诉量整体下滑,法系品牌降幅最大

1月投诉量整体下滑,各国别品牌的投诉量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法系品牌降幅最大。自主品牌虽然依旧占据投诉榜单的半壁江山,但投诉量环比也有所减少。这一趋势可能与春节假期导致的购车需求下降有关,同时也反映出车企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的改进努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