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烽火连天,内外交困,动荡不安。在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是战火纷飞,纷争不断。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发现神秘印度人



1876年,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战斗,清朝名将左宗棠率领清军在新疆击败了入侵13年的阿古柏,收复了新疆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为国家的领土完整立下赫赫战功。

接着他挥师南下,在短短半月之内收回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不久,侵略头子阿古柏暴卒,他的儿子伯克·胡里被打得逃入俄境。



1878年1月初,66岁的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最南端的城市和田,同时,左宗棠发现了一个非同小可的现象——新疆境内竟然有五千多印度人!另外还有有10几个英吉利、乳目国、阿拉伯人。

他的心头为之一紧:这些人到底从哪里来?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带着怎样的身份而来?是间谍,是普通商人?还是有着其他特殊身份的人物?



左宗棠警觉地意识到这群“外来者”的存在不仅关乎新疆的局势稳定,更可能对整个清朝大的疆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左宗棠决定必须尽快揭开这些印度人的神秘面纱。

他立即下令对这些人展开全面调查。

他派得力手下深入民间,走访各地,搜集这些关于印度人的详细信息。经过一番努力调查的结果终于浮出水面。

二、5000印度人是怎么来的?

原来这些外国人,都是阿古柏引引进新疆的。



阿古柏原本是中亚浩罕国人,浩罕国的一名将领,在沙俄和英国的幕后支持下,在1865年他趁着清朝内部动荡,边防防御空虚之机,侵略新疆喀什,继续向北扩张,强占新疆大部分领土,自封为“洪福汗”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

他本人贪图享受,贪婪成性。

阿古柏在新疆不断搜刮钱财,还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行宫。掳掠各族少女,光充进后宫的就有600多人;还抢占原先贵族的土地、水渠和汉族人开垦的土地,高价卖出后再以其他名目收回来继续获得暴利。迫使当地人民为奴,他自己就拥有3000多名奴隶。



阿古柏所建的这个所谓的国家,实际上受到外国势力控制,是个妥妥的傀儡政权。

左宗棠领兵收复新疆,主要的对手正是这个阿古柏和他背后的势力。

阿古柏背后涉及多股外部势力的支持与博弈,其中有奥斯曼帝国、英国、沙俄等。

而英国是阿古柏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

英国支持阿古柏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阿古柏遏制沙俄在中亚的扩张,并试图通过阿古柏政权在新疆建立亲英势力范围。

英国与阿古柏签订《英阿条约》,承认其政权合法性并向阿古柏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枪支、火炮,并协助其在喀什建立军工厂,曾招募印度工匠制造武器



当时的印度是英属殖民地,印度在地理位置上与新疆接壤,英国在新疆的活动常通过英属印度当局进行,而当时清朝又与英国关系紧张。

三、5000印度人来新疆的身份和动机

阿古柏自从窃居新疆以来,不断招外商来新疆。由于他得到英国很多援助,就和英殖印度走的很近,一些他招的外商来自印度。

一些英国官员、间谍或商贩也会从印度进入新疆,也有一些边境的印度人迁居新疆。

这些印度人多数是印度教徒,部分来自英属印度,有的是技术工人,探险家,也有一部分是英国支持下的特工和间谍。这些人进入新疆后,有的在当地建有自己的社区,其中大部分印度人想在新疆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拥有更好的生活。

左宗棠敏锐地意识到,其中一些印度人的存在,可能会成为外交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当时在收复新疆北部之后,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曾在紫禁城威胁清政府把新疆南部让给阿古柏。威妥玛已留居中国20多年,曾随英军侵华,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

李鸿章当时答应了,他觉得左宗棠的大军并不能够轻易收复新疆,与其拉长战线,延长时间,还不如承认阿古柏在新疆南部的存在。



左宗棠意识到,直接驱逐或是强硬打压这些印度人,在国际上会对清更加不利,还可能影响到新疆的稳定。

因此,面对这些印度人,左宗棠很慎重。

四、左宗棠对这些印度人采取的政策

左宗棠采取“剿抚并用”策略,即对叛乱势力坚决打击,对普通民众和归顺者进行安抚。

对于来自英殖的印度人,左宗棠可能采取了驱逐或限制其活动的措施。

左宗棠的政策强调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民生(如屯田、减税),对非敌对的外国商人或居民,只要遵守法律,通常允许其继续居留。



左宗棠加强了对新疆的行政控制,但对合法贸易(包括与英属印度的商贸)并未禁止。印度商人在新疆的活动可能受到监管,但未被系统性排斥。

左宗棠在处理新疆事务时,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非针对特定国籍群体。由于当时新疆境内的印度人数量极少且多依附于英国势力,清军的主要行动集中在清除阿古柏残余和对抗沙俄上。

对于普通外国居民(包括少数印度商人),只要不参与叛乱,则采取包容态度。



总结:

左宗棠收复新疆超出了李鸿章等一些大臣的预料,展现了左宗棠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他收复失地,抗御外侮,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爱国之情令人敬佩。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发现5000印度人,经过调查后及时圆满处理。

他在处理新疆事务时,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非针对特定国籍群体。由于当时新疆境内的印度人数量少且多依附于英国势力,清军的主要行动集中在清除阿古柏残余和对抗沙俄。对于普通外国居民(包括少数印度商人),只要不参与叛乱,通常采取包容态度,他的决策使新疆的局势稳定下来。

曾国藩曾评价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