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对三星堆“谜团”提出一些疑问的文章,或者说是唱些反调。如果你相当执著地认为这个文化很先进,很神秘,就不必看下去了。

之所以说三星堆既不神秘,工艺也不精湛,是因为三星堆挖到现在,出土的东西和商周时期的中原文明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成分配比几乎就是直接来源于中原文明。



若是如此,至少说明三星堆文明程度要落后中原很多,合理的猜测是当时的部落通过贸易得到中原文明的一些技术,以及南亚部落的象牙等资源。照葫芦画瓢,来进行初级的冶炼,以及进行祭祀等活动。

没有言传身教,技术是很难学到家的,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都是残次品,几年前央视直播过,从直播三星堆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出土的东西基本都是残缺不全的,不是因为年代久远,埋在地下的自然破损,而是人为的有意销毁。



考古挖掘显示,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内,大量破损器物在并不长的时间段内被掩埋。考古专家无法解释,因为先秦时代,坑埋祭祀的并不少见,祭品各有不同,或多或少,却没有像三星堆这样几乎是倾举国之力来举行祭祀的。

三星堆的日常器具都是陶制的,制作粗糙,决定了它不可能比商朝强盛。青铜器、玉器、金器于之是很珍贵的材料,它没有这么强的国力掩埋如此之多的器物用于祭祀。更可能的是技术不过关,工艺学了半吊子,有些东西力学结构没弄懂,做出来东西的厚薄不一致,刚刚铸出来没两天就垮丝成几截,只能埋了。





学界根据碳14检测推导出的结论,三星堆青铜器制作年代大概为晚商,这个年代是公认的历史上青铜器最鼎盛发达的时期。但是在三星堆文物上,看不出来。

可以说三星堆文物具有一定想象力,但绝大多数和精美不沾边。与同期商周青铜制品相比,制作工艺水平不是一个层次的,属于刻意模仿但未得精髓。

举个例子,商周青铜器上的雕花纹饰细腻程度令人惊叹。三星堆上也有纹饰,能看出模仿的痕迹,但细节和工艺惨不忍睹,差距大的离谱,就好像是计算器和电脑的差距。





也可以说三星堆在艺术造型方面有些原创的影子,但也仅此而已,其工艺水准完全无法支撑他们的想法。如果你单看网图可能会觉得好牛啊,但如果把三星堆和殷墟的文物放到一起展览,你就知道什么是吊打。

这事儿上海博物馆真干过,看完青铜器馆的青铜器再看三星堆,感觉有些错乱,就这?除了抽象什么都没有。





那么就有这种可能,三星堆文物与中原文物,就是进口货与仿制品的区别,只是对中原文明的继承或模仿,一点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而三星堆文化本身,也就是个同时期的落后文化。它也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通过与外围其他文明的交流,来进行学习与模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部落文化并没能延续,最终湮灭在历史中。

哦对了,我再纠正一下,有人将三星堆称为文明,当然是错误的。再大胆的学者,也不敢称其为三星堆文明。文明区别于文化最重要元素之一就是文字,考古的最大价值就体现在你这东西上有字没字。有文字就能想法破译,现在的我们就能和古人进行跨时空对话。很多历史上的碎片信息,就能被组装在一起。

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什么牛,因为它用文字记录了一件事情。商后母戊鼎为什么是无价之宝,不是因为形制巨大,而是它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没有文字只能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结果是越传越离谱,最后就是不足信。三星堆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最多只能称为文化。三星堆的上层如果掌握了文字,一定会体现在墓葬中,挖那么多一个字没发现,目前能确定它是没有文字的。

三星堆更像是落后部落学了点皮毛,回去粗制滥造。就像造老头乐,啥款式都有,主打一个随心所欲。造的云里雾里,自己也不太明白是什么东西。

还有说青铜神树、权杖、太阳神鸟的。可以去北京国家博物馆看看四羊方尊、陶季子白青铜盘、青铜罍、王子午青铜鼎、青铜冰鉴、妇好青铜哠鐏,那才是技艺精湛,才叫精美艺术品。

如果觉得国博档次太高,可以去各大省博,看了再对比一下,至少也是官窑和民窑的区别。如果相信三星堆文物精美程度逆天的说法,那才是对华夏文明的极度不自信。







总之,三星堆的东西最大特点是奇特,至于说美感,那就见仁见智了。反正后人看了不知所云,却被认为是另一种文明甚至是外星文明。比如有个看起来很像车轮的东西,专家却说这是古人制造的太阳,再生拉硬扯到苏美尔文明,人为去塑造神秘感。

这或许是有原因的,三星堆还是得慢慢挖,毕竟这是大项目。随便挖几下,论文有题材了,职称评上了,世界著名期刊能上了。

问题是,三星堆遗址1934年就开始发掘了,一、二号祭祀坑1986年就被发现。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金面罩、金杖全都是那时候出土的。好几十年不温不火,这几年突然就火了。多半是因为以往无法从学术方面去解释的东西,被冠以了“神秘”的标签,带来了娱乐性的流量。

但是三星堆已经挖了90多年了,前后挖了八个坑,出土不下几万件,能拿出来展示一下的,也就那么几件。再挖90年,大概率也还是这些类型的东西,了解不到更多,也揭示不了什么。



我一直觉得,考古是有意义的。它通过挖掘和分析古代遗迹、文物来了解过去,弄清楚我们人类的时间线。

但是过度考古乃至将考古娱乐化是没有意义的,与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没有意义地掘地三尺,做些无关任何痛痒的研究。不如关心下现在,投资下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