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在民间被称为“吉祥日”!古代,人们依据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十二这个数字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被视为 “天数”,具有特殊意义。十二地支、十天干构建起重要的序数系列,十二时辰构成一日,十二月组成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在这一纪十二年里,诞生了十二生肖文化,成为人们记录出生年份的独特方式。而正月十二,作为新年伊始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和大地回春的期盼,故而被称为 “吉祥日” 。
各地关于正月十二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在北方,搭灯棚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民间有 “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 的童谣,元宵节是盛大隆重的节日,正月十二时,村庄中的管事人便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着手准备花灯,搭建灯棚。
河北石家庄南部一些地区保留着烤柏火的习俗。黄昏时分,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柏枝,柏枝燃烧时,烟雾中弥漫着一股清香,一家老幼围坐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柏火” 谐音 “败祸”,寓意着避瘟驱邪,人们将不用的旧家什投入火中烧掉,还把烧后剩余的柏枝雕成 “柏锁”,系上绳子挂在婴儿脖子上,祈求长命百岁。孩子们奔走各家,烤百家火,寓意不生百病,一年无灾无恙,这一习俗蕴含着对家人健康的深深祝福 。
在民间传说中,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或生日的日子,由此衍生出诸多有趣的习俗。人们会藏剪刀,将剪刀藏到抽屉里、褥子底下,并用红绳或红绸捆包起来,认为这样一年都听不到老鼠嗑东西的声音;孩子们挨家挨户收旧鞋,老百姓也乐意把 “邪”(鞋)送出去,希望借此扫除霉运;人们还会包饺子,俗称 “捏老鼠嘴”,寓意把老鼠嘴捏住,让它不再糟蹋粮食,体现了对粮食丰收的渴望和珍惜食物的传统美德 。
正月十二“吉祥日”,无论再忙,记得:做2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
“做2事”
1:搭灯棚。正月十二这天,人们会开始忙碌着为元宵节搭建灯棚。一般会用竹子、木材等搭起框架,然后准备好纸张、彩绸等材料用于装饰灯棚,为悬挂花灯做准备。
灯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光明,搭建灯棚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花灯盛会。在新的一年之初,通过点亮花灯,寓意着驱散黑暗,带来光明,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一切都能顺遂如意。
2:藏剪刀。正月十二这天,各家各户要把剪刀都藏起来。特别是有女孩的家庭,母亲会将剪刀藏在抽屉或柜子里,不让孩子碰剪刀。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而剪刀的形状尖锐,被认为可能会伤害到老鼠或破坏老鼠的喜事。在传统文化中,老鼠被视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人们为了避免在老鼠娶亲这一天惹上麻烦,就选择把剪刀藏起来。尤其是有女孩的家庭,更担心女孩不小心拿剪刀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特别强调要藏好剪刀,这体现了长辈对女孩的关爱和保护,希望她们能平安顺遂地成长。
藏剪刀这一习俗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人们祈求平安、避免灾祸的一种心理体现。剪刀在日常生活中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将其藏起来,也寓意着将危险和灾祸隐藏起来,希望家庭能够平平安安,在新的一年里不会有意外和伤害发生,是人们对家庭和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吃2样”
1:烩菜。烩菜的食材丰富多样,一般会有白菜、粉条、豆腐、海带、炸丸子、炸豆腐泡、五花肉等。
烩菜将多种食材汇聚在一起,各种食材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道美味的菜肴,象征着家庭团圆,一家人相聚在一起,也寓意着生活的富足,各种美好的事物都汇聚在生活中,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不同食材在烩菜中相互搭配、相互映衬,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味道,又共同营造出和谐的口感,代表着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大家在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2:韭菜盒子。韭菜盒子是以韭菜为主要馅料,搭配鸡蛋、粉丝等,用面皮包成盒子状,然后通过煎或烙的方式制作而成。
“韭”与“久”谐音,有长久之意。正月十二吃韭菜盒子,寄托了人们对长久幸福、长久平安的美好期盼,希望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美满、健康长寿,各种好运和福气都能长久地伴随自己。
韭菜是一种生长力旺盛的蔬菜,割了一茬又会长出新的一茬,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和新的希望。吃韭菜盒子也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韭菜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有新的机遇和希望出现,事业、生活都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