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
年年有余,新年餐桌上的一道鱼菜,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对于河鲜美味的追求,成为沪派农家菜经久不衰的秘诀。
在浦东三林地区,厨师自古以来就很出名,特别是三林临江地区号称“厨艺之乡”。新年里,记者同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林本帮菜”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明福聊起三林本帮厨艺——红烧河鳗的制作方法,这道菜也是本帮菜中浓油赤酱的代表作之一,首先要选好食材。“一条河鳗一斤2两到1斤4两左右,我们把它切成10段到12段,切好以后要把它静态地放在冰箱里,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够烧,这样烧出的河鳗不会掉皮。”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道菜烹饪时完全不用油,直接用水煮,美味的奥妙在于火候的掌握,大火烧、小火煨、中火收汁,跳动的火焰成为李明福烹饪时最趁手的工具。“我们还是用清水烧,加调料,葱、姜、酱油,适量的糖、黄酒、胡椒粉把水淹没;用大火烧开以后,小火煨大概45分钟,到差不多时候用中火把鱼收汁,烧成自然芡,这道基本原汁原味的红烧河鳗就做好了。”李明福目前和儿子在三林老街一起经营三林本帮馆,这家餐馆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气质吸引着众多食客。
在上海北部的宝山,当地名菜“红烧鮰鱼”称得上当地新年餐桌上的“心头好”。鮰鱼,俗称江团,与刀鱼、鲥鱼一起被称为“长江三鲜”,以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上海市级非遗——红烧鮰鱼的传统烹饪技艺传承人之一吴圣告诉记者,红烧鮰鱼要做得好,选料很严格,以长江鮰鱼为最佳,但是长江禁渔后,食材只能在长江边的水库里捕捞,品质接近野生长江鮰鱼。
吴圣烹饪鮰鱼采用“两笃三焖”技法。“两笃”是指一盆鮰鱼两次用旺火,“三焖”则是指剩余的大部分烹饪时间需要用文火焖。“烹饪的时候,我们先要用大火进行烹制,烹制大概5~8分钟,然后要关小火进行焖,小火慢炖,收汁的时候要进行一次大火,再进行小火的慢炖,让它口感更加的酥嫩,所以说我们的红烧鮰鱼做出来以后,放在台上一拍,就像豆腐一样会抖动的。”
一盆色泽红亮、微溢酒香的红烧鮰鱼,也许只有非遗传承人才能真正体悟其中的掌勺奥秘。通过这一独特的烹饪方式,红烧鮰鱼呈现出色泽红亮、鱼皮胶滑、鱼肉肥腴饱满、入口即化的特点,卤汁浓厚细腻、如胶似漆,令人回味无穷。
在上海西部的青浦,“鱼米之乡”这道菜是对水乡风情的生动诠释。上海联怡枇杷园内的餐厅行政总厨刘震现场展示了这道菜肴的烹制。这道菜的食材就是来自淀山湖的白水鱼。淀山湖的白水鱼也是一个上海青浦的地方特色,“鱼米之乡”这道菜选用的就是本地的白水鱼,其肉质比较细嫩,肉也比较鲜一点,颜色和口感上相对好。
选取新鲜的淀山湖白水鱼,去骨去皮,切成米粒状。这一步骤不仅考验厨师的刀工,更需耐心与细致。切好的鱼米晶莹剔透,宛若珍珠。接着,把切好的鱼米放入碗中,加入盐、味精调味,倒入葱姜水去腥增香,再撒上生粉,用手轻轻抓匀,让每一粒鱼米都均匀裹上浆,上浆后的鱼米更加饱满,色泽诱人。然后起油锅,将鱼米缓缓倒入锅中滑炒,让鱼米在锅中慢慢翻炒至熟。此时,加入松子仁,继续翻炒均匀。松子仁的香气与鱼米的鲜美相互融合,令人垂涎欲滴。
“这是一个滑炒菜,它比较清爽。在滑油的过程中,它的油温、火候和速度都是有讲究的,因为哪一个环节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话,会直接影响它的口感和鲜嫩度。装盘的时候形状就是一个麦穗状,寓意着丰收的这种气象。”刘震介绍。
一盘“鱼米之乡”,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水乡文化的缩影,每一口都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韵味,让人感受到沪派江南鱼米之乡的富饶与美好。
文:俞承璋 刘晴晓 施勰赟 许怡彬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