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周,从席卷全国的“哪吒热”到各地密集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从重大项目建设复工复产到系列投资促进活动紧密筹备,朝气蓬勃的春日,成都各处都展示出“干字当头”的决心和行动。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成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成都全年经济运行划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V”形曲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2位。
万物争春,时不我待。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蓄势之际,成都全力以赴冲刺新年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密集出击,擂响新春战鼓
蛇年春节最热的话题是什么?莫过于电影《哪吒2》。这部实实在在刻着成都基因的爆款动画电影,被观众形容为票房走势与热血剧情一样“高开高走”,在打破电影市场纪录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截至2月7日21点,《哪吒2》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后,又在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登上第一!随着电影的持续热映,《哪吒2》还将继续向新的历史高度发起冲击。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成都电影票房在城市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三,为今年创下新纪录的春节档票房贡献了可观的市场规模。
哪吒闹新春,繁华满锦城。“哪吒热”背后,是成都火爆的消费和文旅市场。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蛇年春节假期,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1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1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5.2%、12.1%。
▲成都金融城双子塔灯光秀,哪吒、敖丙共同拜年
在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和成都市积极推动入境游支付便利化工作叠加效应下,入境游市场大幅增长,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其中入境团队游客3596人次,同比增长49.6%。
在各大榜单上,成都多项指标亮眼,“热”到全国前列。其中,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量、租车两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入选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忙”到了全国前十……
消费市场也迎来“开门红”。据成都市商务局数据统计,1月27日至2月3日,成都市第一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直接拉动汽车消费1.7亿元;全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5.5万件,拉动消费1.3亿元;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5.1万件,拉动消费4.4亿元。春节期间成都市网络零售额222.7亿元,增长13.6%。
▲外国游客体验夜游锦江项目
高位抢跑,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
“哪吒热”也是成都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发展活力的一幅缩影。去年以来,成都将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构建形成“3个国家级开发区+22个省级开发区+N个市级产业园区”的园区体系,规上限上企业净增3000余家、总量突破1.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近1500家、突破1.45万家。
▲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
在电影《哪吒2》背后,除了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还有墨境天合、炬煋文化、画心科技、千鸟动画、云海天聚等多家视效公司提供支撑。目前,成都有文创企业1000多家,去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800亿元。
新春之际,伴随着重大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和一批增量政策发力见效,成都正将国家战略赋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
2月5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市委首场调研就放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成都各区(市)县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启动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攻坚,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及行动方案,擂响新一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奋进战鼓,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加油鼓劲,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在成都东部新区2025年一季度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上,26个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03.1亿元;在新津区“新春第一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锦江区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筹备成立四川首个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彭州推出《彭州市优环境促发展礼遇企业十条措施》……
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新春“高位抢跑”的成都,干劲十足。
接续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将时间线拉长,成都站在接续奋进的新起点上。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成都靠前谋划、精准出击,以一系列改革创新的举措形成协同效应,释放经济活力——
去年9月起,成都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服务品牌。截至去年底,各级各部门走访企业5.7万户,累计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1.9万件、办结1.8万件。 去年10月,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树立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构建完善“3+22+N”园区发展体系,引优育强“镇园之宝”。 同样10月起,成都开门问策推进两批次道路交通堵点治理攻坚,退围拆围面积11.3万平方米、释放车道62条,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27处,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1.38下降至1.31,工作日机动车全天运行速度提升约4.3%,幸福城市特质更加彰显。 去年11月,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投运,以专业力量服务全市381.22万户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千方百计为企业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有效促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释放活力,更好为经济发展夯实底部支撑、筑牢坚实基础。 今年1月,新形势下招商工作会议举行,当天宣布成都招商中心成立,同时发布首批15条、投资额近300亿元的项目信息;春节前,成都借与深圳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的契机,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并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密集落子的举动,将招引项目、服务企业、做强产业放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位置。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这个春天,成都聚力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经济开好局、起好步,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2月7日下午,成都市举办川籍返乡企业家新春活动。活动邀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40多位川籍返乡企业家,以“现场考察+座谈会”的形式,沉浸式感受成都市以“立园满园”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所带来的澎湃动力,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串联起城市发展的“未来感”,陪企业家们共谋城市发展新机遇。
2月8日上午10点,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的会议室内,两场活动同时进行。一边聚焦数字要素价值的发现和转化,民营企业在这里“充电”提升经营质效;一边是高校校友会问需服务专场,释放“校友经济”的潜力。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对全市394万市场主体来说,成都民营促进中心服务企业的数量也许还很微观,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积沙成塔,这背后展示出成都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决心——要走“新”,更要走“心”。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在成都市投促局,工作人员正忙着筹备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投资促进系列活动。这是继1月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成都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开辟“陆上经济动线”后,再次实现成都与多个地区区域联动、产业互动、企业交流的机遇。“我们将打响‘投资成都、投资都成’的品牌,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都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立足当前、加压突破,也着眼未来、前瞻布局,成都拉开了新春拼搏奋进的序幕。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