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更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通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先后制定推出“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升举措66条、新66条和3.0版,“万事好通”品牌建设成效逐步显现。特别是去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一体推进政策、政务、市场、法治、开放、人文六大环境建设,创成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双示范”城市;全域推广“我陪群众走流程”试点做法入选《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典型案例;“信用+涉诉双免保”机制入选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2月8日,记者从南通市政府召开的2025“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优举措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在制度化、常态化实施原有政策举措的基础上,今年对外正式发布的《2025 年“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优举措》又新增改革举措共8条27项,旨在为当地全力营造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保障、全要素支撑的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此次从精准惠企“有感有得”、推进企业办事“便利快捷”、注重监管执法“包容审慎”、力促供需对接“高效匹配”、服务企业发展“绿色转型”、护航企业出海“行稳致远”、加强企业权益“法治保障”、促进城市环境“宜业宜商”八个维度对举措进行了全面提优。
举措要求,通过进一步亲清政商关系,围绕政企交流、政策落地、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来增强经营主体的感知度、获得感。通过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聚焦持续优化、着力强化、探索实施三个阶段来满足企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通过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围绕执法机制、执法方式、体检服务、收费整治四个方面,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实现企业减负、执法增效。通过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围绕供需、用地、融资三个方面来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通过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围绕加强服务供给、设施直连、提升能力三个方面来提升经营主体产品竞争力;通过进一步助力企业出海,围绕出海支持、便利通关、配套完善等三个方面,来做优完善出海全方位服务;通过进一步夯实法治根基,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涉企影响评估、破产执行工作质效、司法服务能力水平、拖欠账款清理力度五个方面,为经营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通过进一步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围绕海洋产业宣介、人才用工保障、企业家培育三个方面,实现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进一步焕发城市生机。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南通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兴国表示。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此次改革推出的营商环境优化举措全面以经营主体问题诉求为导向,围绕“企业有感有得、服务量质并举、保障精准有力”的工作目标,使提优举措更具突破性、引领性,进一步彰显了南通特色。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