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突破,构建未保服务新范式;服务提质,温度与专业双进阶 ;数智转型,云端守护精准触达……新岁序开,回眸2024年,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未保中心”)以锐意进取之姿深耕细作,为广州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普游园活动现场。

在转型与提升方面,市未保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抓住转型升级契机,强化兜底职能,拓展对外服务。将“向阳1+N行动,探索推动困境儿童多元关爱服务”列为党支部书记领头攻坚项目,以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关爱服务、资源链接等工作取得实效,构建起更完善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


■“向阳活动”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暨政策宣讲进村居。

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市未保中心以贴心服务的“温度”提升儿童幸福“刻度”。2024年,为临时监护未成年人提供寻亲返乡服务,成功率达100%;借助四级工作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摸排、建档并开展关爱服务;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24小时服务,主动排查困境儿童2.87万人次,接听来电522通。

在协同与作为上,市未保中心联动多部门共同推进工作。编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规范》省级标准;响应国家将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范围的要求,建立数据台账,优化信息平台;针对复杂个案建立联处机制,联动多部门干预并提供个性化帮扶;依托片区督导机制,开展督导 129次,有效夯实工作各环节。

市未保中心重视提升基层儿童福利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全覆盖的培训赋能体系,2024年培训市、区未保机构工作人员和镇街儿童督导员240余人次,村居儿童主任3066人次。广州市儿童主任代表队在广东省首届儿童主任实务技能大赛(决赛)中荣获团体、个人“双一等”,还举办实训班分享广州经验。

儿童福利事业需要全社会参与。市未保中心积极联动各方,打造多个服务品牌。全年开展关爱活动45场,惠及万名未成年人;成立研究基地,吸引32家社会组织入驻;上线公众号发布362条推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2场;在各类媒体刊登稿件200余篇,投放公益广告86幅,推出直播公开课观看人数超42万人次,营造出浓厚的关爱保护氛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廖培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