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口感爽脆,营养丰富,是备受欢迎的蔬菜。想要莴笋长得粗壮,收获优质高产的莴笋,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

品种选择是基础。应挑选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且以茎部粗壮为特性的品种。比如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区,耐寒性弱但茎粗增长快的品种可能更合适;而在较寒冷区域,耐寒且生长稳定、茎部发育良好的品种则是首选。像 “挂丝红” 莴笋,茎部粗大,肉质翠绿,在适宜环境下能展现出色的长粗潜力。



土壤条件不可忽视。莴笋偏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前,先深翻土地 25 - 30 厘米,让土壤疏松透气。结合翻耕,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 2000 - 300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为莴笋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根系深扎和扩展,为茎部粗壮生长打下根基。



合理密植对莴笋长粗意义重大。过密会导致光照和养分竞争激烈,影响茎部发育;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产量受影响。一般来说,株行距保持在 30×40 厘米较为合适,保证每株莴笋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充分接受光照,吸收土壤养分,促进茎部粗壮生长。



科学的水肥管理是关键。莴笋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生长,一般每隔 7 - 10 天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或尿素溶液。进入莲座期后,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每亩可追施硫酸钾 10 - 15 公斤,过磷酸钙 15 - 20 公斤,促进茎部快速膨大。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干旱会抑制莴笋生长,浇水过多又易引发病害。



病虫害防治也很重要。常见的霜霉病、蚜虫等病虫害,会影响莴笋生长,阻碍茎部粗壮。预防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 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可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喷雾。

通过以上这些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为莴笋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就能让莴笋长得粗壮,实现优质高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