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记得小时候,威记差点就进了市体校的武术队,只可惜那时候年纪小,比较腼腆,没敢到教练面前,错失了成为一代武术宗师的机会,或者说错失了可以比肩武打巨星的机会,想在想起来真是捶胸顿足。

之所以想进武术队,是因为班上有同学是武术队的,羡慕他每天下午可以早早走去训练,不用等放学,还老是可以不上课,到外地去比赛,真的太爽了;并且受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学武术掌握一身功夫,那是一件很牛的事情。



没想到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桂平竟然还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武术之乡,也是广西唯一的“全国武术之乡”。在全国范围内,排在前七。在词条中还说武术在桂平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这不知道是不是言过其实。因为威记在平时也没见有什么练武术的人,最多是广场上有些阿叔阿婶在练“太极”,不知道这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桂平这么能打的。可能是高手在民间隐藏着的吧?一般不轻易示人。

又或许只能从历史中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



在桂平,公认最能打的地方,一个在金田镇,一个在蒙圩镇。

其中金田镇在上上个世纪中叶,爆发了一场太平天国运动,而支撑这个运动的是几万“广西老兄弟”,骨干以桂平周边城镇为主,金田是重中之重。他们在“首义六王”的领导下,辗转北上,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最终定鼎金陵,风云际会了十四年,动摇了清朝的根基。

如果不能打,能有这样辉煌吗?

蒙圩能打这个历史渊源就更久远了。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在桂平要打架时候,为了壮声势,有一方一般会说“冇素你冇是蒙圩人”。这个语声,不是桂平话,而是略带关中口音。这是威记曾经去到西安游玩时候听到的口音,那时候觉得奇怪,为什么远在桂平的蒙圩,竟然会有关中的口音出现。

这就和秦朝统一六国,征伐岭南有关了。开玩笑,秦军不能打,能征服岭南吗?这也佐证了蒙圩曾经是秦军征伐岭南时候的一个节点地方(驻军地)。所以,蒙圩镇的历史底蕴深厚,不仅体现在其能打之名上,更蕴含在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往事中。

据说,当年秦军南征,途经此地,不少士兵选择留驻,与当地土著融合,繁衍生息,他们的血脉与故事,就这样悄然融入了这片土地。这份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尚武精神,或许正是蒙圩人勇猛好斗性格的源头。
时至今日,走在蒙圩的街道上,仍能感受到那股隐约的历史气息与不屈的斗志。这些都融入到而每年的地方节庆活动和民俗中了,比如舞狮、舞龙、武术表演,无一不展示着这里对尚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让外界看到了蒙圩人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是应该好好挖掘一下蒙圩的历史。



岁月悠悠,金田与蒙圩,这两座小镇,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成为了桂平独特的人文历史。它们的故事,如同两条蜿蜒的河流,汇聚成桂平乃至整个岭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卷。

有空就来桂平感受一下桂平有多能打吧!

1. 河北沧州:沧州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 1937 名,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
2. 山东菏泽:菏泽人向来崇文习武,菏泽武术拳种多奇功异效,奥妙各异,风格独特,素以“武术之乡”闻名于世。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门类约有 39 个。
3. 广东佛山:佛山被称“武术之乡”,因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4. 广西桂平:桂平市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武术之乡,也是广西唯一的“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在桂平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5. 江苏太仓:太仓通达江海,紧邻港口。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美誉。太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武术教育自古扎根太仓。
6. 河北邢台:历史悠久,曾为五朝古都,百姓自古就有练武的习俗。此地民风慷慨,为四战之国,生而知武备,战斗者不在少数,这一带自古就是武术之乡。
7. 河南登封:天下武功出少林,登封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这里的武术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和领略。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