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童行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打破17项中国影史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将春节档变成了春运档。

被誉为国漫之光的《哪吒2》历经5年时间,完全不存在狗尾续貂。


仅特效镜头数,《哪吒2》就有1948个,比第一部的总镜头都多,当真每个画面都对得起导演饺子那句“拼尽全力”。

上到天上玉虚宫,别出心裁将雕梁画栋的主体选用白色,如玉质地,尽显阐教规则的冰冷,位列仙班后才懂得“高处不胜寒”。


下到一闪而过被封千年的众妖,都根据角色不同,服饰、兵器、佩戴战利品亦有不同。


甚至身上陈年旧疾的伤口,锈迹斑斑的锁链,无一不刻画精细,完全不是复制粘贴的千篇一律。


视觉冲击力堪称一绝,导演饺子细节控石锤了。其实技术都只是手段,电影能让人印象深刻,还是故事。

《哪吒2》故事以亲情为核心,仙魔大战为框架,立场不同,善恶并不绝对,也与身份地位无关。

以无量仙翁为首的阐教(元始天尊闭关,座下大弟子无量仙翁代掌),身为公认的正道,却道出“仙家雄霸天下,依附强者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天地虽大,也能让你无路可走”。

为了巩固阐教的无上地位和权力,用成见制造矛盾,暗地里堵死所有晋升路,固化阶层。

用权力欺压弱者,屠戮陈塘关,嫁祸龙族,只为摧毁威胁阐教的一切力量。

即使只有寥寥几个镜头的配角,人物塑造也都饱满立体,个性鲜明,完全没有工具人的感觉。

申公豹父亲申正道说,“谁让你们是妖,为了成仙,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苦口婆心,只为孩子们能走上它觉得最好的出路。

明明自身实力不凡,看到阐教旗帜,立马受伏归顺正统,以为可以和众弟子上仙宫被教化,等来的却是不问是非的赶尽杀绝。

再看背负父亲厚望的申公豹,由妖修炼成仙,成为家族骄傲,深受弟弟敬仰,妥妥的“小镇修仙家”。

仙人眼里,它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妖;妖族眼里,它是残害同族的爪牙。

实属融不进的仙宫,回不去的老家;仙家的边角料,家庭的顶梁柱。

脏活没少干,即使被歧视为“披毛带角,湿生卵化”的门内异类,却仍选择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将仅有的仙丹都留给家人,家人却成了阐教威胁它的筹码。

当申公豹弟弟奄奄一息说哪吒断父亲手臂,看着双目赤红的申公豹,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唯恐生灵涂炭的陈塘关是申公豹所为。

后面反转,果然应了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实际申公豹在陈塘关血雨腥风之时,不忘保全哪吒父母,仅凭一腔孤勇,舍身忘死迎战恶龙。


作为配角,起承转合间它亦有血有肉,形象不再单薄。

故事情节更是环环相扣,颠覆传统与认知的全新剧情延展,节奏张弛有度,笑点,燃点,泪点一个都不少。

众所周知,原本神话中,哪吒父亲并没有真心接纳他。

哪吒的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更像是悲凄断亲后的重拾自我。


在动画《哪吒2》的设定里,哪吒从出生起就背负着魔丸的命运,被众人误解、排斥成了家常便饭。

即使如此,哪吒仍拥有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接纳、包容和爱。

无量仙翁的穿心咒像命运的枷锁,当哪吒母亲殷夫人被炼化成丹,哪吒强行突破定心咒时,剔骨削肉每一丝钻心剧痛,那是不甘命运的反抗。

面对强权,总有人不屈命运,问本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不惧权势,与天斗,与地搏。

哪吒在热泪与嘶吼中,奋力挣脱命运枷锁,浴火重生的哪吒生六臂,目光坚定,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这一次,哪吒置自己于死地,并非为了“还清父母恩”,而是为了爱冲破枷锁“绝地求生”。

这种改编,源自导演饺子的自身经历,对此,饺子表示,所有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经历的映射。

“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饺子回应“啃老”三年这一话题说,“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哪吒2》父母和孩子的爱,同样成了一场双向奔赴。

李靖夫妇像你我一样,为孩子操碎了心。他们面对哪吒永远选择相信,用尽全力去爱,去包容。


即使面对外界对哪吒的误解和偏见,也从未动摇。

这让有点叛逆桀骜的哪吒,多了一份牵绊,有了成为父母骄傲的渴望。

殷夫人最后抱住哪吒说:"娘从不在乎你是仙,是魔,但娘知道,娘爱你。"

每当孩子想到父母的时,内心充满温暖,拥有面对世界的勇气和底气,就是作为父母能给他最大的守护。

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让孩子知道有家,有无条件爱他、支持他的人,是他未来敢冲敢闯的底牌。

正是由于有这样无私且坚定的爱为哪吒托底,才让他喊出:"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相比之下,同样爱自己孩子的敖丙父亲,敖光让我看到了父母的成长。

一开始,敖光将龙族的复兴寄托在儿子身上,夹在父亲的期望和与哪吒的友情之间,敖丙被束缚着,努力做父亲完美的儿子,却又痛苦万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生怕孩子走弯路,恨不得大包大揽,替他做好每一个抉择。以爱为名,却成束缚孩子逐梦的围栏,拦住了他探索的脚步。

敖光作为父亲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最终说出: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这一番话,让我理解了父母爱的真谛,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父母子女一场,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不用为父母抱憾的人生去弥补什么,只要过好属于她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

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声音时,孩子才够无所畏惧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End---------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来源:【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121我二胎备孕生女儿的“成功”经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