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态度佳节

新年钟声敲响,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在大街小巷里回荡。

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有这样一群青年,默默坚守在项目一线岗位上,只为守护生态环境。


设备的嗡鸣声,穿透清晨的薄雾……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环境的台山市下豆坑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处理厂正奏响忙碌的乐章。


清晨,26岁的李羿辉身着工装,全神贯注地检查每一个设备的运行参数,眼神中满是专注。


在中控室内,匡文紧紧盯着监控屏幕,屏幕上实时呈现着各个处理环节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就得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虽然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但看到经我们努力,垃圾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心里就特别踏实。”匡文微笑着说。


还有一群青年在设备维护岗位默默奉献。

小钱和他的团队成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

“我们多一分细心,设备就多一份保障,生态环境就多一分安全。”小钱认真地说。


休息时间,大家一起贴春联、包饺子。

“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在这儿和大家一起过节也很开心,而且我们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家人都特别支持我。”新入职的小郑开心地说道。

春节我在岗,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选择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让更多人能在干净、整洁、健康的环境中,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崔艳萍)

复工首日给塔吊“做手术”


2月5日,中能建建筑集团年后复工第一天。

这天上午,钳工班王文杰接到施工现场塔吊故障报修电话后,准备检修工具比平时更加细致。他这次为啥这么“磨叽”?

小王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刚复工还没完全进入工作状态,他担心工具或安全防护用品没带全,不仅影响检修质量,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小王登上塔吊,很快查到故障原因。取出工具,在高空中实施“手术”。很快将破损的密封件取下来,故障解除,塔吊随即恢复正常作业。(夏忠 罗勇)

春运里的 “多面手”

在春运归乡的滚滚人潮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身影,守护着旅客的平安出行。

来自南昌通信段景德镇北杭昌通信工区的包婷玉,便是其中的一员。

包婷玉所在的团队年轻而富有活力,8名平均年龄仅27岁的职工,承担着铁路通信设备的维护重任,为一趟趟飞驰的列车筑牢通信安全屏障。


在春运期间,每天凌晨零点到4点半,是包婷玉和同事们最为忙碌的“黄金检修期”。

这段时间里,他们要按计划对3处车站机房、12处基站机房、2处中继站通信机房、26处直放站机房,以及其他电气化亭所等场所的通信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同时开展蓄电池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工作之余,包婷玉还是一位摄影达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将汉服文化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网友的点赞。

景德镇北站将“陶器博物馆”引进候车厅后,她会热情地向过往旅客介绍陶瓷制作工艺,让旅客们对景德镇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杜娟 孟雪 徐翼哲)

岁始年头开工忙


2月5日,节后第一天,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高尚堡联合站天然气集配气装置区,生产运行班班长孟雷(右)和同事陈安乐正在巡查监控天然气装置的运行参数,以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春节期间,冀东油田上下强化节日值班值守,精细组织生产运行,狠抓安全环保管控,保障了各项生产安全、高效运行。(王翔 杨军)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87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