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陆云琦 2025-02-07 18:52:34


青岛市人大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曹西华。(来源:受访者)

信网2月7日讯 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加快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2023年4月青岛印发了《青岛市美丽海湾建设工作方案》,规划了青岛美丽海湾建设的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但迄今为止,青岛在美丽海湾建设行动上表现为先扬后抑:起步时取得了引入瞩目的成绩,后继乏力、有明显掉出第一梯队的迹象。为此,在今年青岛“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曹西华提出了关于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创新,加快青岛美丽海湾建设的建议。

曹西华调研发现,此前,灵山湾以第一位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崂山湾以第一名入选第一批省级美丽海湾,一时青岛美丽海湾建设成为省内外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但在灵山湾后青岛未再有斩获,在已评选出的三批21个国家级美丽海湾案例,山东省其他地市先后贡献了5个;即使在省级美丽海岸案例中,崂山湾也是青岛贡献的唯一。2024年为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提出7个城市全域建设美丽海湾,青岛未能入列。

曹西华认为,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抓住了海湾,就抓住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的关键区,就抓住了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牛鼻子”。为此,他建议以科技赋能,突破青岛海湾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强化动态监测与智能决策系统建设。发挥青岛海洋科技城优势,在陆源污染智能防控上,基于同位素示踪、AI大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入海排污口溯源能力,提升雨污混流识别精度;同时要进行机制创新,强化社会共治,共享人海和谐。应发掘社会力量参与、倡导谁建设谁先受益,通过社会共治解决制约美丽海湾建设瓶颈问题。

此外,他还建议内部搞活、外学先进。发扬内部传帮带,组织美丽海湾建设市级专家委员会,总结灵山湾国家级美丽海湾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掘适合青岛海湾建设的特色做法与实用先进技术,在会诊每个海湾生态环境状况与禀赋的基础上用好灵山湾建设先进经验。积极走出去,向外学习全国美丽海湾建设先进建设经验,特别是学习厦门、秦皇岛等7个全域建设美丽海湾城市的先进做法。(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