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陈烛光 2025-02-07 17:10:05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爱山。(来源:信网)
信网2月7日讯 当下短视频、网络微短剧等网络视听内容,已然成为大众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深刻融入生活的同时,也催生出庞大的产业市场。在此背景下,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古麦嘉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爱山提出引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青岛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为青岛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短视频、网络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1524.81亿元,预计2024年全国网络试听行业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2023年,整个短剧的市场规模为373.9亿,2023年国内电影票房为549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同比增长34.9%,2024年国内电影票房为425.02亿,同比下滑22.6%。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会突破1000亿,市场前景广阔。
“青岛在发展网络微短剧方面优势显著。”于爱山表示,2024年5月,青岛9部门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同时,青岛拥有东方影都、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等影视产业基础设施,海洋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新媒体企业入驻。
然而,当前青岛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缺乏头部企业带动、扶持存在短板等问题。
为突破这些瓶颈,于爱山提出引进高端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青岛高校开设“网络微短剧创作与运营”课程,引入行业导师参与教学,与头部企业共建“微短剧产业学院”,定向培养并输送专业人才。
同时,于爱山建议扶持青年创作者,设立“青年微短剧孵化基金”,打造人才公寓和低成本创作空间,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完善产业布局,以东方影都和青岛网络微短剧基地为核心,建设全产业链集聚区,整合创作、制作、发行等环节,配套版权交易、投融资等服务;设立“青岛网络视听产业基金”,支持本土优质项目和相关科技企业。
此外,于爱山还建议挖掘本土文化IP,打造青岛特色故事IP库,围绕海洋文化、工业遗产、民俗文化等,开发系列微短剧,推动微短剧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于爱山表示,青岛应抓住网络微短剧发展的黄金机遇,以人才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以本土文化为根基,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