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前半生是一名木匠,学习机会甚少,后半生成为国家领导人,为我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幸福奋斗终身,这看似毫不相干的生活经历却打造出我国新一代政治家。
他从农民中来,又坚定不移地朝农民走去,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而且还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他就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红安,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因此他基本上没有学习的机会。1921年,年仅12岁的李先念出于为今后生活做打算的目的,去了村里的一户木匠家里拜师学艺。
尽管他没读过多少书,但由于经常奔走在大街小巷,这让他接收到不少先进的思想。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李先念渐渐懂得一个道理:想要自己的小家安稳,第一条件就是国家得以安宁。
于是李先念告别了自己的木工生涯,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并且加入了共产党。他带领家乡的百姓进行农民起义,为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不断努力。
一经加入农民运动,他便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且还因能力出众当起了副班长,在反围剿斗争中给了国民党重重一击。
从那以后,李先念便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赏,就连张国焘都对他赞不绝口,但对于这些夸赞,李先念从未骄傲,而是日复一日踏实地奋斗着。
随着参加革命的时间越来越久,李先念开始对苏区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来他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师政之一。
进入抗日战争后,李先念开始带领部队打游击战,在多次的斗争中创下许多优良战绩,队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
然而李先念的能力还远远不止于此,他在经济和后勤方面有自己形成的一套体系,正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便由他全面主持湖北省政军的各方面工作。
在湖北工作的这些年,李先念将中南财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从没出现过物价飞涨的情况,他还起草了很多相关文件,为我国的财贸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李先念的能力越来越出众,再加上他在财政方面的不少成就,经中央商议,决定安排李先念到北京主持工作,担任财政部长一职。
在中央的李先念一直恪守原则,给国家财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陈云称赞他说:“李先念能如此快的精通经济方面的工作,这很难得。”
1977年后,李先念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职,主持国务院的各种日常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他兢兢业业的从事了二十余年的财贸工作。
直到在1983年的人大会议上,李先念当选了新一届国家主席。站在讲台上,李先念十分激动地说:“我很感谢国家与人民对我的信任。”
一辈子不穿西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领导人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中央领导人都喜欢穿西服、打领带,以此来展示对外开放的决心。
夫人林佳楣曾多次建议李先念赶上时代变化,也为自己做一身西装,但却遭到他强烈的反对。
他以浓重的乡音说道:“我们为什么非得要穿西服呢?那西服领带就像吊颈的绳子,勒的难受。你不觉得中山装就很好看吗,我就喜欢穿中山装,我就只穿中山装。”
至此,李先念先生的一生从未穿过西装。李先念小时候只读过两年半的私塾,后来便带兵打仗,唯一的学习经历也仅仅是在延安上过一年抗大,因此其性格中不免夹杂着些许粗狂,可他对子女确实格外疼爱,不曾打骂过一次。
在关心爱护的同时,李先念对自己的子女和亲属要求也很严格。他常常告诫子女:“在政治上要强,在思想上更要强。”
他教育子女们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论干什么工作,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才行,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轻松的工作可言,重要的是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要热爱自己选择的工作。
李先念的几个子女如今都各有所成,这与他的身教言传密不可分。对待亲属或乡亲,李先念也是秉承公平公正一切事物绝不搞特殊化的原则。
五六十年代,有些亲属和乡亲想拜托他在城里为其谋得一份好工作时,他总是耐心的解释和劝说道:“我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共产党的干部是靠自己一点点干出来的,不是从我手袋中随意掏出来的。”他的姐姐、外甥和侄子,也一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管了一辈子钱的李先念对自己的子女有着明确的告诫,那就是不允许通过经商赚钱。
二女儿李紫阳时常回忆父亲的教诲,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60年代前我对父亲的了解确实不算多,可父亲去世后,通过一些历史文献和父亲的专题解说,我认为我父亲是一个值得尊重和赞扬的人,他的一生做了很多工作,却从不拉自己的小圈子,始终低调的对待生活和工作。”
反观李先念自己也是过得十分简朴,一件衣服经常一穿就是好几年,有时破了还会在里面打上补丁继续穿。
不仅如此,他的办公室设备用了很久也不舍得更换,每在一个新地方任职,都常常捡人家用过的旧家具来用。
让女儿李小林记忆尤深的是发生在父亲晚年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李先念年纪大了缺乏营养,平常的蔬菜吸收不好,于是家里人从乡亲那里买来鸡蛋为其补充营养。
然而李先念一看见鸡蛋便问道:“哪里来的这么些鸡蛋,我吃不惯鸡蛋,吃吃蔬菜就好了,鸡蛋还留着给村里长身体的小孩吃吧。”
李先念总是为他人着想,却从没在意过自己逐渐年迈的身体。
第二件事就是一次李先念下雨天出门不小心将膝盖磕破了直流血,他们将其带去医院包扎之后医生嘱咐要卧床休息一周,可李先念仍然风雨无阻地去工作,并且总念叨着“工作都没有完成哪有时间休息”。
由于落下了病根,李先念的腿一直都没好利索,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总会隐隐作痛。
可他从不当回事,语重心长地对前来看望他的人说:“我没什大问题,你们快去忙吧,干什么都不能耽误了人民群众的大事。”
对母亲念念不忘
进入晚年后,李先念总算是能歇下来了,但在闲暇时,他总是回忆起革命时期的点点滴滴,后来还曾和女儿李紫阳聊起这些事情。
李紫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起李先念对两件事牵肠挂肚,一个是关乎她奶奶的,也就是李先念的母亲。
在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八路军实施围剿政策。为了保存后方力量,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大转移,李先念也要跟随大部队一同撤离。
因为走的太过匆忙,他没有时间同母亲告别,只在老地方为母亲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母亲勿担忧,儿必早回,愿母亲保重身体。”他将纸条塞进埋在土中的罐子里,毅然决然地出发了。
走了一上午,李先念突然听到耳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得母亲。
原来母亲刚为其做了一双新布鞋,当她赶到部队准备将布鞋送给李先念时,发现部队已经转移了。
万般焦急之下,她看到了李先念留下的纸条,发现一旁的火堆还有余热,于是连忙上前继续追赶大部队。
部队行军速度较快,母亲走了几十里才终于远远看到踪迹,又淌过一条小河才终于来到了部队跟前,她大喊着:“儿啊,上次看到你的鞋都穿的烂的不像样了,连忙给你做了双新布鞋,还好赶上大部队了。”
看到满头白发气喘吁吁的母亲,李先念哽咽到说不出来话,正要张嘴感谢母亲,突然想到这一路这么危险,母亲竟不顾自己的安危追在大部队后边,于是他便开口对母亲说道:“子弹不长眼,您怎么能擅自来战场呢?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
李先念接过鞋后深深望了母亲一眼便匆匆赶路了,即便心中十分不舍,却没有再多停留一秒。
可谁知这竟成了他与母亲的最后一面。那双鞋他始终都没舍得穿,总是拿出来静静地看着。
李先念也和女儿李紫阳坦露过,认为自己对不起母亲,母亲辛苦的将他养大成人,他却没能在母亲年迈时侍奉左右,反而还让母亲为他处处忧心,与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成为了他心中难以言说的伤痛,他甚至都没来得及问母亲匆匆赶路累不累、渴不渴……
直到李先念重病卧床,他仍常在虚弱的状态下呼唤着母亲,他要求女儿将那双新鞋放在他的枕边,这样他一转头便可以看见,好似母亲一直陪伴在他身旁,而常常午夜梦回,他总像女儿说道:“我梦到妈妈来看我了,亲眼看到我穿上了那双新布鞋……”
无法释怀的失败
第二件让他耿耿于怀的事便是西路军的失败,这件事也成为李先念无法言说的痛苦回忆,自那件事以后,他便一直深陷悲伤无法自拔。
那是一场与敌人殊死搏斗却仍无法扭转悲惨结局的战斗,西路军在行军过程中被敌人偷袭,当时西路军已经几近弹尽粮绝,伤员人数接近五分之一,他们正在向后方进行伤员的紧急转移。
面对偷袭他们猝不及防,并且敌人的兵力远超西路军。
在历经数小时的搏斗后,西路军以折损8000多名战士为代价进行强行突围,才为余下5000多名战士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有4000多名战士被敌人俘虏,他们是为了掩护伤员拼死挡在大桥前,用自己的身体筑成一道道围墙,在看到伤员成功转移后,他们用最后的炸药炸毁了桥梁,将自己留在了敌人的脚下。
因为这场战役,西路军军力严重折损,几乎是全军覆没,所有人都悲痛欲绝,伤情较轻者又主动承担起护送受伤严重的同志的任务,在接下来的五天五夜里,他们靠吃树皮果脯充饥,靠吃冰疙瘩解渴。
终于在第六天的时候总部派出的援军找到了他们,虽然英勇的西部军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坚持到了最后,但部队的战士伤亡惨重。
这一战打的异常惨烈,牺牲了无数革命军,极大的挫伤了西路军的信心,李先念也因此留下深深的遗憾。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握着女儿的手颤颤巍巍的说道:“我这辈子没对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可我现在有一个唯一的心愿,还望得到组织的批准。”
女儿紧紧的攥着父亲的手强忍着泪水说道:“父亲,您有什么心愿,您说吧,女儿一定帮您完成心愿。”
“我无时无刻不挂念着西路军,是我对不起我的战士们,我没有带他们成功突围,我一直都对他们心怀愧疚,现在我挺高兴的,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祖国一片繁荣昌盛,我终于有脸面去下面面对他们了。现在,我要求你们日后将我的一半骨灰撒在西路军牺牲的地方,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和我的战士们团聚,另一半撒在祖国的边疆,让我再为祖国贡献最后一点力量。”
女儿再也忍不住泪水,失声痛哭......
结语
李先念同志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他的一生都在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他的爱国精神更是无比崇高的,他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的英雄榜样!
我们要将李先念同志铭记于心,学习他的勤俭节约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永不言退的顽强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我们党和人民亲密关系的重要纽带,我们要和李先念同志一样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