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内热之火、胃火之火和虚火之火,怎么有效“灭火”呢?
我是杨小红,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肾脏疾病工作近四十年。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馆坐诊。
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代谢性疾病,而在传统中医理论里,它被称作“消渴病”。其核心病因往往与“阴虚火旺”相关。在中医看来,糖尿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火”,即内热之火、胃火之火和虚火之火。这些“火”如果不加以调理,会导致血糖持续升高,进一步损害身体健康。那我们该怎么有效“灭火”呢?
今天我就针对三种不同的“火”,分享3个黄金方,帮助大家把火“掐灭”了,血糖自然就稳住了!
1.内热之火:滋阴润燥是关键中医认为内热之火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有关,尤其是与肝肾阴虚、燥热内生等病机密切相关。为了“掐灭”这把火,中医治疗主要采取滋阴润燥的方法。如果你出现手心脚心发热,心烦气躁,眼睛发胀,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形体消瘦等不适症状,可以参考使用玉泉丸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玉泉丸方解: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地黄配伍,能够生津止渴,滋补阴液、清热;麦冬、五味子能固摄津液、敛阴;甘草可以调和诸药。
2.胃火之火:清胃泻火是关键中医认为“肺是疏布体内液体的上源”,水液就是从胃来,那胃热,水液刚进到胃里就被烤干了,肺还怎么疏布。再有,脾是运化水的“中枢”,可是脾要疏布的津液,也是源于胃。因此,如果胃热,我们身体内环境就会偏燥,随之出现多食易饥、口干、喜冷饮、贪凉、牙龈红肿热痛、肿痛糜烂、溃疡、大便干结等症状,这时可以参考使用七味白术散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七味白术散方解: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葛根升阳生津;藿香化湿止呕;木香调理中焦气机;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3.虚火之火:阴阳双补是关键中医认为,由于身体阴液不足,导致虚火旺盛,而虚火不停地灼烧,更加严重的消耗津液,恶性循环之下,血糖就升高了,不适症状也越来越多,比如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症状。这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阴阳双补,可以参考使用桂附地黄丸来温补肾阳、滋阴润燥,从而恢复阴阳平衡,缓解患者的内热症状。桂附地黄丸方解:方中重用熟地补肾滋阴填精;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肉桂、附子辛热,助命门温阳化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而补得力,并防滋阴药滞腻。注意: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下医生。
中医杨小红擅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甲亢,骨质疏松症,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