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吉利前往大洋彼岸参展CES(国际消费电子展),释放出关于智能汽车全域AI的最新技术成果。


彼时,面对着时代广场上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漂移演示,西方媒体还在追问“中国车企凭什么谈AI”。


不到1个月后的今天,吉利成为汽车领域首个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的企业,这时外界才恍然大悟——原来吉利上CES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阳谋,全域AI“秀肌肉”只为引凤来栖!
彼时,吉利展出的AI数字底盘以4毫秒反应速度震惊业界,却鲜有人注意其底层逻辑:星睿智算中心102亿亿次/秒的算力,正饥渴地等待一个超级大脑。


DeepSeek R1大模型的开源特性与认知能力,恰是吉利研究院院长口中“让汽车长出灵魂”的最后一块拼图。

正如他在CES演讲中预言:“智能汽车的未来,属于敢把代码当武器的勇士。”

杭州双雄的“技术共谋”

1998年,李书福在台州造出第一辆吉利豪情时,杭州的互联网基因正在西湖畔萌芽;26年后,当台州宣言孕育出“全域AI”的崭新成果,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已迭代到R1版本。


显然,这场合作早有伏笔——在杭州这片数字经济的沃土上,造车狂人与AI极客的相遇,注定要改写规则。
同在杭州的吉利与DeepSeek,一个手握3257项安全专利,一个坐拥顶尖认知模型,这场“同城联姻”早被写进城市基因。


当友商把隐藏式门把手专利锁进保险柜时,吉利选择公开解锁方案;当某些大厂对AI模型藏着掖着时,DeepSeek直接把代码甩上GitHub。这种底气,证实了那句豪言: “真正的领先,是让对手抄都追不上。”

制裁?不过是败者的无能狂怒
当DeepSeek大模型展露锋芒,西方政客第一反应仍是制裁——一如当年打压华为5G。


但这一次,他们再次踢到了铁板:吉利的龍鹰一号从设计到代工全程自主可控,台积电?武汉新芯已准备好接棒。


全新的“星辰一号”芯片也已经蓄势待发。

通过DeepSeek R1模型蒸馏训练,吉利AI已能调用2000+车载接口。这意味着,未来第三方开发者可以用开源工具,为吉利车型开发专属语音助手、能耗优化插件。



建议已经成为了政客的马斯克重新翻看CES录像带:当特斯拉还在为FSD Beta不能正确识别中国复杂的路况时,吉利已用漂移轨迹写下战书——“智能汽车时代的旋律,该由中国人主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