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人体精神活动的根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都要以调和阴阳为根本。从阴阳变化来说,人体阳气积聚而上升,成为天;阴气凝聚而下降,成为地。

如果清阳之气下陷,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中医调病,主张阴阳循环有序,阳气上升,浊阴下降。而在人体上正好有两个穴位,一上一下,象征天地阴阳,保养好这两大要穴,可谓是通达“天地”,能打通全身脉络,使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最健康。

通天合阳·百会穴


百会朝天,通天合阳。百会穴深系脑髓,受天地之气,通督全身之气血,还是诸阳之会,能聚五脏精华之血、集六腑清阳之气,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穴。中医还将百会穴称之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

打通百会穴,能使人体机能、心神和意志重新激活,使人振作。还可以调动人体百脉,有一穴通全身,一窍通而百窍通的作用,《针灸资生经》中记载百会穴“百病皆主”。

临床中,百会穴常治疗风病,帮助提补诸阳之气、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

想要提升中气,固护阳气,可以用艾灸或按摩、叩击的方式来养护百会穴。

养护方法:

1.艾灸法:点燃艾条或艾炷,对准百会穴进行施灸。可以先温灸3-5分钟,产生一定的热感后,再沿着百会穴进行环绕回旋施灸。

2.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3.叩击法:用中指指尖轻轻叩击百会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轻微的痛感为宜。

通地合阴·涌泉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百会能引清阳上升之气,涌泉引浊阴下降,故能阴阳平衡;或阴升阳降,以协调共济,畅达有序。涌泉是“地”,通地合阴,能引浊阴下降。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是肾经源头,肾经之气由此而生。把它打通,不仅能与百会配合达到阴阳循环的作用,还能使人体肾之精气从脚底如泉水一般涌出,从脚一直补到头,为身体提供旺盛的生命动力。

涌泉穴发挥降浊阴的作用,可以通过边泡脚边按摩的方法来养护。

养护方法:按摩足底涌泉穴,边温水泡脚。水是良导体,可以介导涌泉穴排毒。

总之,百会是“天”,涌泉是“地”,由通天达地,而顶天立地,这就是“天人效应”。

百会朝天,通天合阳;涌泉接地,通地合阴。天地合阴阳合,人体内的阴阳小循环,与天地阴阳的大循环合为一体,身体才能更健康。

参考文献:
[1]洪文学, 樊凤杰, and 宋佳霖. "百会穴研究概况." 上海针灸杂志 25.2(2006):4.
[2]眭兰等. "涌泉穴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9.003(2007):75-76.
[3]伦志坚等. "百会与涌泉配穴临床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4(2009):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