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一众开国中将中,廖汉生的大名和行事风格可谓独树一帜。所以,在王震和杨勇接到要平调廖汉生为沈阳军区的第一政治委员时,他们不禁心生担忧。

于是,他们就对廖汉生进行了单独谈话,没想到廖汉生在知道消息之后竟然提出了离任的请求,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他为什么要突然提出离职呢?这背后有什么隐情?



1、突如其来的离职

在新中国的革命史中,廖汉生将军的大名显得格外突出,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思想觉悟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之一。

但尽管如此,他却有一个直率的性格,由此才引发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离职请求。



在1979年的一天,时任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的廖汉生正沉浸在对当地部队的训练之中,丝毫不知道一个让他惊讶的消息正在送往他的身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廖汉生出色的政治领导力。在南京军区任职的这段时间,廖汉生对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始终将部队的训练放在第一位,其领导风采不减当年。



也是因为如此,南京军区的相关部队训练才能在短时间内有了巨大突破,成为了当时军队中的表率。

上级也十分了解廖汉生的种种奉献,但迫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他进行平级调动,而负责通知他的人就是他当时的同僚,王震和杨勇。



两人深知廖汉生的脾气,于是就在他结束工作之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对他讲明了上级的指示。奇怪的是,一向以性子直率闻名的廖汉生并没有在当下提出任何异议。

两人以为他接受了这次职务调动,但没想到,在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廖汉生竟直接给上级写信,请求离职,这让两个人十分震惊。



对于当时的廖汉生来说,平级调动确实有一些委屈他,但也不至于提出离职。那么,他到底是因为什么才突然提出离职呢?

2、一生戎马的廖汉生

在革命队伍中,廖汉生绝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也是因此,他自参军以来就备受上级领导器重。



廖汉生是1933年加入我党的,虽然看着不是很早,但要追溯他追随革命的时间,绝对是我党中的一位老革命者。

而他之所以形成了如此坚定的革命思想,究其缘由还是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革命思想的感染。



因为这些坚定的信念,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廖汉生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在各种危险的战斗中创下了惊人的战绩,让人刮目相看。

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也是他戎马一生的证明之一的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部队做出的诸多贡献。



作为一个常年征战的人,廖汉生早已练就了超群的军事领导能力,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果断的根据上级的指示前往抗日前线。

在那里,他不仅在雁门关地区阻断了日军的运输线,还在晋西北地区立下连收七城的战绩,让人敬佩不已。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他与部队之间早已形成了某种默契,将士都明白他果敢直率的性格和作战风格,他也了解将士的实力。

除了带兵作战之外,廖汉生也是搞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1939年,廖汉生成为冀中地区某独立第二旅的副政治委员,对于部队中存在的军政问题进行了彻底的解决。



当时正值抗日的关键时期,很少有人会注意部队的军政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廖汉生就敏锐的发现了部队中训练以及思想上的诸多问题。

为此,他特地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针对部队出现的问题制定了训练计划和思想宣传活动。在军营中,他将红军的传统活动带到了将士跟前,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革命思想。



同时,他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养,严明了军纪,助力抗日战争的胜利。

之后的廖汉生一直投身于革命前线,为军队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因此,他不断的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



在战争完全结束之后,廖汉生不断的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青海军区、西北军区的政治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为稳定人民政权做出突出贡献。

正是因为这些突出贡献,1975年时,上级经过慎重的考虑才将他调往南京军区任职。在那里,他始终坚持党中央领导的指示,对军队的思想以及战斗素质进行严格的塑造,成绩斐然。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四年,他就被上级通知要被平调去往沈阳军区担任政治委员。在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廖汉生是震惊的。

在他看来,当时的自己已经是一个老革命者了,虽然自己仍旧活跃在军队建设一线,但毕竟已经年老,就在南京军区干到退休也挺好。



毕竟南京军区已经是自己呆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单位,各方面都比较熟悉,但去到沈阳军区就不一样了。

按照自己如今的年纪,别说到那里什么都得重新适应,就连干几年都不知道,这对于军队建设和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出于这些原因,廖汉生在王震和杨勇走后郑重的向上级提出了离任请求,既是出于对自己实力的了解,也是对军队建设的负责。

很快,廖汉生的离任请求就发到了上级那里,意料之中,上级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依旧让他按时到任。



无奈之下,廖汉生只能来到沈阳军区,开始了自己的任职生涯。在那里,虽然有许多方面都要重新适应,但廖汉生依旧坚持军队第一的原则,在这里同样做出了不小的成就。

在他在任的两年中,他深入了解了当地部队领导班子的生活作风,整治了一些有辱党的纯洁性的将领和官员,整肃了军纪,提高了当地军队的整体素养。



廖汉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在战争时期,他为了国家和民族而革命,在和平年代,他为了军队和人民革命,是值得让人永远铭记的优秀共产党员。

参考资料:
廖汉生——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